汽车行业2017定局“微”增长
发布时间:2018/2/2 0:14:42
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增速整体放缓、自主车企集体品牌向上、国有车企抱团取暖、造车新势力呈现两极分化、新合资时代显现动力变革趋势……定数与变数并存,不仅是2017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特点,也将是2018年的主旋律。
全年定局微增长
尽管中汽协还没有公布2017年*终年度销量数据,但2017年中国车市微增长已成定局。2017年1至11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9万辆和258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和3.6%,低于上年同期10.4和10.5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市场的增幅更是低于行业总体增幅。1至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22.2万辆和220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和1.9%,分别低于汽车总体1.7%。1至11月,占据乘用车近七成市场的1.6升及以下乘用车同比下降2%。
三豪华品牌60万辆+
相比乘用车市场的微增长,2017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可谓是全线飘红。首先是豪华三强ABB的较量,场面堪称好莱坞大片,ABB全都站在了60万+的门槛上,相互只是数千辆可以忽略不计的差距。豪华三强ABB的*终较量从2018年开始,复苏的奥迪、产品大年的宝马还有一直靠前的奔驰,好戏还在后头。
2017年豪华车市场的看点还不止这些,第二梯队的比拼也更加白热化,凯迪拉克、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和沃尔沃都挺入10万+阵营,凯迪拉克甚至已经离20万不远了。2017年中国豪华车份额近年来首次突破10%,逼近美国市场水平。
“双积分”催生再合资潮
2017年“双积分”靴子落地,催生了再合资潮。“双积分”政策将从2018年4月1日正式实行,并自2019年起实施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核算。为了应对“双积分”政策压力,再合资潮兴起:2017年6月,江淮和大众、戴姆勒和北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合资协议;同年8月,福特和众泰签署合资备忘录。
雷诺-日产联盟和东风汽车宣布三方合资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成立等。跨国车企追求自身利益*大化,面对我国的“双积分”政策,再合资浪潮的掀起并不意外;但是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必须及时进行调整,明确发展规划,迎接挑战。
央企抱团取暖
2017年,汽车央企合作方面动作频繁。日前,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前瞻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探索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过去的两年间,三家央企间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三方合作深入推进,将进一步加速央企改革和资源配置优化,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同时,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向上,从而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联手迎战全球车企竞争的新起点。这是继2017年2月一汽、东风联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8月一汽、兵装完成换帅后的又一历史性时刻,也是可以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册的时刻。
自主品牌集体向上
2017年是自主汽车集体品牌向上的一年。长城汽车高端品牌WEY推出的VV7、VV5两款车型获市场认可;吉利高端品牌领克首款车型01上市;上汽荣威MG互联网汽车销售火爆;奇瑞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全新高端产品系列Exeed,主打轻奢风格。
随着消费升级和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自主品牌高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积累和屡次失利,自主车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重新发起了品牌向上的突围战。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