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国在粉末冶金等材料学领域的可喜进步
发布时间:2016/6/1 0:09:24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着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整体水平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加速转变,已步入以跟踪为主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取得大量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涌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创新型国家建设迈上新的历史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大国重器,威名赫赫。在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带动下,中国制造业加速赶超,许多高端国产装备应用投产。重大专项成果“8万吨模锻压力机”打造世界“重装之王”,突破了中国大型机械件的发展瓶颈;世界*的粉末冶金技术,全面提升航空等领域的制造水平;自主开发的磁流变和离子束超精抛光设备,让中国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掌握高精度光学零件加工技术;浙江大学研发的全球*轻材料“全碳气溶胶”,证明了中国在材料学领域的可喜进步。
这些重要成果体现了我国科技整体实力的跃升。2014年底,英国《自然》杂志首次以全新“加权分值计数法”(WFC)指数方式发布的2014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显示,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研产出国家。同时,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高质量科学论文数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14%以上。而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不足1%。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