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将逐步“走出去” 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6/1/20 0:07:34
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大自然的厚爱,使三湘大地聚集了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据统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钨、铋、锑等有色金属的保有储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优势,锡、铅、锌、钒、铷等的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湖南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也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现状*具代表性的省份。
国家“十二五”政策实施期间,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深入推行“四化两型”建设,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稳增长、促和谐”为目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有力地推动了有色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全省有色金属工业年增长环比超过8%,实现工业总产值平均近3000亿人民币;铜铝等大金属产量占全省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比例上升至13%,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较2005年增长了76.8%,达到32%;此外,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勘探、循环节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一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复杂多变,基本金属产能仍然以过剩为主,价格回升动力仍然不足。二是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矿产资源、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廉价劳动力优势明显减弱,生产环境约束更加强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三是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有色金属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融资结构单一等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十分突出;在国际市场和要素争夺日趋激烈、国内环境与资源制约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这些深层次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倒逼国内的有色金属行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展望 “十三五”,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将迎来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当前,全球生产要素加快流动重组的机遇仍将持续,世界的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随着“亚投行”、“一带一路”宏观政策的逐步落地,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将逐步的“走出去”,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全球产业和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应用需求对创新的导向作用明显增强,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加速融合,“互联网+”将带来垂直行业电商与传统有色金属企业的逐步融合,颠覆传统的供销模式;新型的工业化、城镇化为有色行业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完成,有色金属行业的经过落后产能淘汰、优势企业合作重组、产业转型升级之后,一大批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益的“专、精、特、新”企业将集中涌现,这批有色金属“小巨人”企业将实现“产品规模化”、“技术高端化”、“生产专业化”、经理职业化的“四化”目标,也必将成为“十三五”规划下,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