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模具行业赴宁波进行招商交流合作
发布时间:2016/1/13 0:04:15
“设计人员比一线工作人员还多,还有单独搞研发设计的楼层和办公室,一线工作基本上都由机器完成,大大降低了错误率和返工率。”经过为期两天的考察,永康市模具协会会长、易生模具公司总经理黄易生收获颇丰。
近日,永康市招商局牵头,会同经信局、科技局,带领模具行业协会会员,前往宁波慈溪、宁海模具企业和模具工业园区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考察,并与当地模具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模企业务外流严重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性工艺准备,是制造业的“放大器”,俗称“百工之母”。先进的五金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为永康模具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永康在“小五金”向“大五金”、“传统五金”向“科技五金”蜕变的进程中并没有同步哺育出先进的模具制造业,却成为产业链上*薄弱的环节之一,成为制约永康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永康模具生产厂家有1220余家,绝大多数是中小型加工企业,中*模具制造必须经手外地企业。
“制造业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五金制造业越发达,模具需求量就越大。但是永康模具制造能力远远未能满足永康企业的需求。”黄易生说,制造业随着转型升级和智能化产品的发展趋势,对模具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科技含量、技术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除不锈钢以及防盗门行业外,永康其他几大产业对模具的需求超过半数都是外流的,特别是技术含量高、大型模具业务外流情况严重。
近几年,永康模具自产总量约30亿元左右,仅占总需求的30%,90多亿的“蛋糕”有六成以上是被宁波、台州、广东等外地企业“吃”掉的,并且“吃”掉的都是中*模具。
设备技术落后成主要短板
“永康市模具企业主要以冲压模、拉伸模为主,只能加工低端的、小型的且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模具。”黄易生说,与宁波、临海等地的模具制造行业相比,永康的模具企业的短板主要集中在低小散、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等方面,模具加工技术主要集中在线切割、模具初加工上。
目前,永康模具企业80%以上的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下,1000万产值以上的仅五六家,拥有50~100万元之间的加工中心的企业不足10%,百万元以上的先进设备约50台。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装备落后广东、宁波5年以上,大型、复杂*模具生产能力欠缺,特别是专业的模具设计、检测、试模等当下还是*,技术开发能力较弱,加工周期较长,热处理水平低下,模具标准化水平较低,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
“转型和升级是包括永康模具制造企业在内的永康企业必然要面临的选择。”永康市招商局局长胡飞电说,永康的模具企业之间由于产能与市场供需矛盾的原因,正在进行价格大战,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下,模具产业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相应表现就是技术匮乏、产品质量较差、规模效应偏低,必须转变竞争方式,才能提高自身的档次。
建立网络抱团发展
“组建一家流程完备的企业,至少需要二三千万元的投资,绝大多数制造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黄易生说,企业提升技术、更换设备都需大量资金支持,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受厂房的限制,很难购进大型、高精度的设备,同时,大型、高精度设备使用率不高,加工成本自然增高,而企业单独购买将造成长期闲置,另外,操控高端设备的*技工人才缺乏,也令模具企业“举步维艰”。
余姚模具城现有800多家入驻企业,然而这些企业中,几乎没有一家是贯穿于设计、选料、制模、表面处理和试模等全套程序,但在自己专精的工序环节内,不同的企业已经具备非常强的生存能力。这些企业有选择地建立起紧密的协作网络,随着业务量的不断上升,进入这个网络的企业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精密度越来越高,模具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永康现有经济开发区、古山世雅、城西新区等模具企业集中地,但相较而言,因未经仔细规划,属于自发形成的天然市场,经营环境、物业管理质量、配套设施较差,档次低,难以形成产业链。虽然神洲模具城管理较为规范,不过与其他地区的模具城相较而言,规模上依然偏小,未能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抱团发展成将成为未来小微模具企业转型新趋势。”胡飞电说,下一步,招商局将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模式,鼓励和引导本市企业与市外*行业发展的高端优质企业采取多形式的合作。在模具制造领域,就是要促进本市模企与高校合作,与外地模企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吸引高端模具企业来永投资设厂,进一步提升永康的模具行业整体水平,助推永康制造提质升级。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