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我国零部件产业面临全球化采购挑战

我国零部件产业面临全球化采购挑战

发布时间:2015/4/22 0:12:36

近年来国际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纷纷进入中国,长期依附于整车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研发等明显处于劣势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着一场*的严峻挑战。全球化采购、同步化研发、模块化供货和中性化发展,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面临的四大主要瓶颈。面对全球化采购挑战,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亟待打破“家门口”市场观念,急需拿到进入全球采购平台的“门票”。就此,记者采访了史丹利咨询公司合伙人、零部件行业资深研究员高进华先生。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四大瓶颈

 

短期内无法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除了选择与国际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合资外,别无良策,整个行业发展前景堪忧。

 

我国零部件行业面临的*主要瓶颈是研发能力。由于研发水平低,没有自主品牌,只能模仿别人的产品生产,我国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无法适应同步化研发要求,不仅难以与新车型配套,而且不可避免地面临丢掉传统市场的危险。

 

其次是全球化采购。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低,管理粗放,成本控制力弱,无法适应用户对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等全球化采购要求。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上,随着轿车整车价格战的频繁上演,成本压力不断向零部件环节转移,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控制成本能力面临巨大挑战。据估计,目前整车价格每降低10%,至少5%要转嫁给零部件企业。

 

与整车50∶50的股比限制相比,汽车零部件领域除新能源汽车在能量型动力电池上设置了相同限制之外,其余条目一概不设限,而且开放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开放条目越来越多说明与外资零部件相比,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依然相对滞后,需要不断学习外来技术缩短与国际零部件企业的差距。

 

三是模块化供货。模块化供货是全球化采购带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对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装配劳动生产率、成本控制能力、电子化水平等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目前,我国零部件企业在这方面与外国公司的差距还很大,短期内无法跟上。尤其是在集成化、电子化方面,由于技术落后,我国大多数零部件企业只能生产初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高进华认为,产品附加值低,与整车企业只能实行二、三级配套,难以进入一级配套供应商行列。

 

此外,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规模小、批量少、实力弱,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无法与国际跨国零部件企业相抗衡。

 

市场开放程度加大在给零部件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那么自主零部件企业又该如何防止外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呢?“实际上,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零部件已经处于被控制的情况。”高进华说,但我们仍要努力创造条件、主动为自己创造突破和发展的机会。

 

国外的整零关系是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关系,整车对本土零部件企会优先保护。我国的整零关系也应如此,政府应为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创造更多合作的机会,促进整零关系协调发展,制定保险机制打消整车厂与消费者对自主零部件产品质量的顾虑,鼓励市场优先选择自主品牌零部件产品。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 转卖10T压机一台

  • 蒸汽发黑炉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