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零部件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5/4/9 0:10:44
随着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领域*大的蛋糕。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迎来爆发期。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预计在未来五年里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长。在新车需求继续推动乘用车销量的同时,售后市场将会成为零部件行业新的增长引擎。
从目前来看,虽然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潜力巨大,但本土零部件企业却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境地。现阶段汽车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几乎绝大多数为外商合资或独资零部件企业垄断,中国零部件企出路在何方,成为眼下产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也实现了较快发展。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26%和6.86%,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据统计,中国零部件产业产值规模在2013年已达到30237亿元,产业规模非常大。
我国巨大的整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进入中国。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湖北地区、中西部地区等几大板块,整个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力大幅提升,出现了一些在细分市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零部件企业总数超过1万家(规模企业不到6000家)。其中,外资背景企业(独资45%,中外合资55%)占规模企业数的20%,但其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其中,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市场份额不足30%,其中90%的产品集中于中低端,且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在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电喷)、ABS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高达95%和90%以上。
当前,我国零部件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致使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成本及资源成本,不掌握高端产品技术,缺乏研发能力。调查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远低于跨国公司5%的平均水平。由于研发水平低,也没有形成品牌,只能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的产品生产,导致国内零部件企业市场失位、失声,易受整车企业左右。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建设汽车强国将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必须实现转型升级才有出路。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尽快研究和确定零部件未来发展方向,制定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到2025年,建立完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形成基本完整的产品研发体系,基本实现中国零部件产业由制造向创造的战略转变。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