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研“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升级与继承创新”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5/1/26 0:04:45
在月初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项*科技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钢管创新研制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升级与继承创新”等4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商用燃煤发电技术,具有良好的节煤减排性能。所用锅炉管在600℃高温、30MPa高压、多种腐蚀环境下,长期服役需极高的组织和性能稳定性,制造难度大。为推进和发展国内电厂建设,国家科技部组织由宝钢、中国钢研、国内著名锅炉厂等单位组成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组,围绕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管技术开展攻关。经10余年科研攻关,研发了600℃电站全套锅炉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18%Cr奥氏体钢管无晶间腐蚀和细晶粒度控制技术,成功研发了9-12%Cr马氏体钢管无δ铁素体成套工艺技术等,技术先进,实现大量生产,实现了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锅炉管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的历史性跨越。国产高压锅炉管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7%跃升到86%、国外市场占有率从无到25%,已出口日本、欧美等40.8万吨,改变了世界锅炉管市场格局。项目组销售收入455.76亿元、利润97.51亿元、税收19.95亿元、出口48亿元。锅炉管自主化后采购费降低45%,电站造价降低20%,我国已建成600℃机组110GW,占全球70%,节煤减排效益非常显著,中国已成为燃煤发电技术*国家。同时,该项目制订了国际*个锅炉管蒸汽腐蚀评价行业标准,并形成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企业技术秘密38个,修订国家标准2项,制订行业标准2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34篇。
此外,中国钢研科研团队完成的“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升级与继承创新”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性能细晶粒钢筋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项目、“先进铁素体不锈钢关键制造技术与系列品种开发”项目以及“先进短流程工艺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科技型央企,多年来,中国钢研致力于冶金新材料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是我国冶金行业*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中国钢研承担了我国冶金行业85%以上国防军工新材料和50%以上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任务,在合金钢、高温合金、金属功能材料、难熔合金、粉末冶金材料等领域,先后研制出近千种高技术关键新材料,为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能、电子等重点工程型号配套做出了重要贡献。拥有科技成果5000余项、*奖励300余项。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