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意见”剑指垄断 汽车配件价格有望下降
发布时间:2014/11/7 0:07:17
近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出台“维修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提出公开汽车维修技术、允许原厂配件自由流通、同质配件等规定,剑指垄断。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有望使高昂的配件价格下降,促进汽修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社会汽修店的春天也许真的来了。
利好:社会汽修店迎春天?
汽修店老板保奇对到店修车的老陈说“看来这次是要来真的了”,言语中难掩兴奋。
保奇说的是近日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作为在汽修行业摸爬滚打10年的“圈内人”,保奇清楚,这是早前在国内刮起的汽车反垄断风暴的延续。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先后向宝马、12家日本轴承和零部件企业、一汽大众和克莱斯勒开出反垄断罚单,处罚金额已接近16亿元。
前有反垄断风暴,紧接着《意见》出台,国家是下决心要打破汽车厂家与经销商的垄断。
新规的出台,对路边汽修店无疑是个利好,保奇期待着春天到来,“对我们意味着公平的环境,有机会获得更多客户,有机会把牌子做大。”
在汽修这一行,保奇认为,厂家*为强势,其次是经销商,*后才是个人维修企业。而受资金、技术、渠道限制,社会汽修店往往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
这次,《意见》要求主机厂向维修企业和独立经营者公开汽车维修技术,允许原厂配件自由流通,提出“同质配件”等规定,“就是要建立市场化机制,利于规范社会汽修店。”
郑州西郊一家连锁汽修品牌的负责人表示,《意见》首次提出汽车维修“同质配件”,这意味着消除了对非原厂配件的歧视性认识。“长期以来都是厂家严格把控渠道,社会修理厂很难拿到原厂配件,而车主往往只认原厂配件。事实上,达到标准的非原厂配件的质量也很好。”
冲击:4S店对客户“黏度”可能会下降
与保奇的兴奋不同,沈明则多少有些忧虑。
作为郑州一家合资品牌4S店的售后负责人,他一直关注着国家对汽修行业的政策。
“《意见》的实施肯定会对我们造成冲击。”沈明说,“卖车不如售后赚钱”早已是近些年4S店经销商的共识,而新规将打破汽修市场原有的盈利模式。
他解释称,之前以汽车生产厂家、授权经销商为主导的汽车零售和售后市场又称“4S店模式”,面临真正挑战。
比如,原厂配件渠道垄断将被破除。沈明介绍,原来只能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配件的企业,今后可以直接向经销商提供配件,流通环节减少了,配件价格也会下降。
这意味着,以前一个配件到达车主手中,厂家要加价,4S店要加价,导致配件价格昂贵。今后,4S店能拿到的原厂配件,社会汽修店也能拿到,这就形成了竞争。如果4S店还是加价销售,会逐步丧失消费者;但如果不加价销售,这一环节的利润会降低。
“其实就是倒逼红火了10多年的‘4S店模式’转型升级。”沈明说。
此外,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也带来了一些冲击。“一旦汽车4S店和普通汽修店维修能力相当,4S店的客户黏度会下降,客户流失的风险将增大。”沈明说。
在他看来,未来汽修领域拼的是服务,也有可能打价格战,“谁的产品实惠、服务好,谁就能招来客户。”
猜想:选择权真正到车主手中
如果不是保奇,老陈还不知道《意见》是什么。如今,他也开始关注《意见》的落实,因为《意见》涉及像他这样的普通车主的切身利益。
“我们关心的无非就是去哪修车能够便宜而且质量好。”老陈说,这句话说着简单,但要想找到这种地方,很难。
而《意见》的出台,让老陈觉得,有望了却车主们的心事。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