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14/11/4 0:07:46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加快了到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的进程,以参与分享国内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以及利用廉价的生产成本扩大对外出口,这在加剧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出口规模也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1.68万亿元,同比增长39.70%;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4.85%;两年均快于整车增长速度;同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为30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9.14%;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为52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零部件出口金额高于进口。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为306.33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为553.2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9%和6.0%;201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334.93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598.2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34%和8.13%;2014年1-2月,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54.79亿美元,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94.3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32%和9.69%。
总体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高于gdp的发展速度。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从业人数达到229万,实现工业总产值20155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工业由于受重整车轻零部件、重引进轻自主等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跟整车行业未能同步发展。主要市场特点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虽然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已经初具自主研发实力,但目前大部分企业仍以科技含量较低的机械类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一些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大多被外资企业所垄断,如发动机管理系统、燃油喷射技术、自动变速器等。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外资(其中55%为外资独资企业、45%为合资企业)控制了高达70%以上的关键汽车零部件的市场份额;目前本土零部件企业占据国内零部件企业数目超过80%,而销售额却只拥有20%-25%,且主要集中在非关键零部件市场。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