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粉末冶金业与发达国家差距有望加速缩小
发布时间:2014/8/13 0:07:37
近年来,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带动下,粉末冶金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
首先,产品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上,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综合评价,我国粉末冶金产品基本处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对于先进的零部件,我国涉足较少。
其次,产品研发水平差距较大。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来图加工阶段,一般仅承担工艺研发,基本谈不上真正意义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基本处于引进消化吸收与模仿创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微乎其微;技术研发的软件与硬件手段正处于逐步建设与完善阶段,特别是技术分析与设计验证手段很不完善;产品研发管理水平不高。
三是过程控制与产品质量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尽管汽车粉末冶金行业位于前列的企业均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得到客户的认可。但过程控制能力与产品质量水平,尚不足以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
四是标准化水平目前仍不够完善。即没有形成完整的汽车粉末冶金制品产品标准体系、工程标准体系等,企业标准更是残缺不全。因此只能参照国外标准生产,如美国标准、日本标准等。
五是品牌建设亟待加强。尽管少数企业在国内粉末冶金行业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汽车粉末冶金制品行业的品牌效应不明显,更无法谈及在世界汽车粉末冶金制品行业的知名度了,所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从应用环境看,国外汽车及零部件设计师已很清楚粉末冶金制品的特性,所以粉末冶金在汽车上的应用不存在任何障碍,国内还需要做广泛的宣传、解释和推广工作。
但是国内粉末冶金零部件发展目标已经十分明确,且各种利好因素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首先,国家节能减排降耗及汽车安全环保政策与法规的出台,给汽车粉末冶金制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汽车行业的成本竞争压力,也给汽车粉末冶金制品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粉末冶金制品具有良好的成本比较优势。随着粉末冶金制造技术不断进步,粉末冶金制品的成本优势将伴随汽车行业成本竞争的加剧而日益显现。使之在某些复杂结构零件,如连杆、凸轮轴、轴承盖、齿形零件、封闭型腔零件、内型腔复杂结构零件等,成为其他行业的替代品。汽车产品的轻量化趋势,也给汽车粉末冶金制品发展提供机遇。
其次,汽车技术进步与新技术的应用给汽车粉末冶金制品提出新的要求。清洁汽车生产将成为今后的重点发展趋势,包括清洁能源汽车和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等。另外,替代能源的使用也是今后重点研究课题,包括轿车发动机柴油化趋势,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发展等,也必将对汽车粉末冶金产业提出新要求。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