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加大利润削减 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何良策?
发布时间:2008/4/3 7:14:32
2008年,在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市场供给不断增强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钢材等原材料市场价格一路高涨,汽车的消费价格降幅较07年有所加深。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两面夹击的处境,成本加大,利润削减,市场风险加大。
上游钢材价格趋涨
07年上半年受钢材出口价格上涨、出口量增加拉动,下半年受成本推动,造成钢材价格总体上涨,比06年上涨了11.8%。08年初铁矿石和煤炭等钢铁生产原材料大幅上涨,引发的连锁反应造成钢材价格在今年持续走高。
07年下半年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国内钢材出口受前期关税税率调整影响大幅下降。从07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的钢材出口已经回落到414万吨水平,08年前两个月平均水平更下降至370万吨左右。
中国钢材出口能力和实际出口量的大幅回落,使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失去了供给支撑。国际市场短期难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全球钢材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个时期的供给不足,预计后期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的上涨将暴露出“疯狂”的一面。
下游汽车价格延续下降走势
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呈现“一高一低”走势: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累计产销接近900万辆;价格水平稳步走低。至0712月份国产汽车价格环比下降0.89%,同比下降4.86%,月均下降幅度由上年的0.14%扩大到0.41%。全年除6月份价格与上月持平外,其余月份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乘用车比06年12月份价格降幅超过6%,成为拉动汽车价格走低的主要因素。
随着汽车行业兼并重组优质资产的注入,以及整体上市进程的加快,全行业产能规模仍会不断扩大。预计08年产能将达到或超过950万辆,价格将随产能的逐步释放而不断下降。2008年汽车市场受供给大于需求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价格仍将呈稳中下降趋势,全年降幅可能略大于5%。
汽车零部件企业处境艰难
汽车业是钢材消费的主要行业之一,受钢材上涨的影响汽车等相关产业风声鹤唳。锻造企业使用生铁的采购价格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价格同比增长51.6%;汽车用的圆钢在一年左右时间里,价格同比增长59.2%;汽车大梁板用的510板材一年左右的时间价格同比增长33.2%;同时,汽车悬架用的STE285板材,同比增幅也在16.5%左右。
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价格的上涨幅度已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企业可以承受的能力。一旦突破零部件企业承受的极限,部分企业就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仅2007年一年,由于原材料的涨价,三级供应商(铸、锻件企业)的成本增加幅度在80%左右,而其售价仅提升20%;齿轮、半轴等二级供应商的采购成本分别同比增长8.7%、26.6%,而其售价仅增长7.1%和0.9%;驱动桥企业的采购成本分别同比增长10.7%,其售价也仅仅增长1.4%,悬架桥供应商采购成本增加13.0%,但售价反而降低了3.3%。
原材料上给汽车行业的生产企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行业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供需之间的平衡。上游汽车制造企业在成本增加的压力下,一方面通过供应商,另一方面通过减配等隐性涨价手段设法转移成本。
由于钢材、生铁、焦炭等资源型产品价格短缺内的大幅上涨;制造型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无法同步上升,这直接导致下游企业的利润大量向上游产业转移,汽车零部件企业陷入“痛苦增长”的境地。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的提升根本无法弥补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压力,即使这些企业从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入手,不可能无止境地降成本,企业的承受能力*终还是有限的。如果原材料的价格再无序地涨下去,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将无法生存。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严重先天不足,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又面临国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原材料的上涨,加上劳动力、土地、物流成本及其他重要资源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价位运行,将对中小企业产生重大打击。国家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各银行机构要加强辖区内信贷投力度的管理。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适当增加贷款门槛,对贷款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减少对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投入。加强应收账的管理,同时多关注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强、社会信誉好的公司,挑选优质的客户可适量放宽信贷力度,以扶持行业发展。
上游钢材价格趋涨
07年上半年受钢材出口价格上涨、出口量增加拉动,下半年受成本推动,造成钢材价格总体上涨,比06年上涨了11.8%。08年初铁矿石和煤炭等钢铁生产原材料大幅上涨,引发的连锁反应造成钢材价格在今年持续走高。
07年下半年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实施,国内钢材出口受前期关税税率调整影响大幅下降。从07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的钢材出口已经回落到414万吨水平,08年前两个月平均水平更下降至370万吨左右。
中国钢材出口能力和实际出口量的大幅回落,使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失去了供给支撑。国际市场短期难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全球钢材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个时期的供给不足,预计后期国际钢材市场价格的上涨将暴露出“疯狂”的一面。
下游汽车价格延续下降走势
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呈现“一高一低”走势: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累计产销接近900万辆;价格水平稳步走低。至0712月份国产汽车价格环比下降0.89%,同比下降4.86%,月均下降幅度由上年的0.14%扩大到0.41%。全年除6月份价格与上月持平外,其余月份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乘用车比06年12月份价格降幅超过6%,成为拉动汽车价格走低的主要因素。
随着汽车行业兼并重组优质资产的注入,以及整体上市进程的加快,全行业产能规模仍会不断扩大。预计08年产能将达到或超过950万辆,价格将随产能的逐步释放而不断下降。2008年汽车市场受供给大于需求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价格仍将呈稳中下降趋势,全年降幅可能略大于5%。
汽车零部件企业处境艰难
汽车业是钢材消费的主要行业之一,受钢材上涨的影响汽车等相关产业风声鹤唳。锻造企业使用生铁的采购价格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里,价格同比增长51.6%;汽车用的圆钢在一年左右时间里,价格同比增长59.2%;汽车大梁板用的510板材一年左右的时间价格同比增长33.2%;同时,汽车悬架用的STE285板材,同比增幅也在16.5%左右。
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给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价格的上涨幅度已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企业可以承受的能力。一旦突破零部件企业承受的极限,部分企业就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仅2007年一年,由于原材料的涨价,三级供应商(铸、锻件企业)的成本增加幅度在80%左右,而其售价仅提升20%;齿轮、半轴等二级供应商的采购成本分别同比增长8.7%、26.6%,而其售价仅增长7.1%和0.9%;驱动桥企业的采购成本分别同比增长10.7%,其售价也仅仅增长1.4%,悬架桥供应商采购成本增加13.0%,但售价反而降低了3.3%。
原材料上给汽车行业的生产企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行业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供需之间的平衡。上游汽车制造企业在成本增加的压力下,一方面通过供应商,另一方面通过减配等隐性涨价手段设法转移成本。
由于钢材、生铁、焦炭等资源型产品价格短缺内的大幅上涨;制造型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无法同步上升,这直接导致下游企业的利润大量向上游产业转移,汽车零部件企业陷入“痛苦增长”的境地。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的提升根本无法弥补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压力,即使这些企业从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入手,不可能无止境地降成本,企业的承受能力*终还是有限的。如果原材料的价格再无序地涨下去,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将无法生存。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严重先天不足,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又面临国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原材料的上涨,加上劳动力、土地、物流成本及其他重要资源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价位运行,将对中小企业产生重大打击。国家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各银行机构要加强辖区内信贷投力度的管理。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适当增加贷款门槛,对贷款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减少对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投入。加强应收账的管理,同时多关注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强、社会信誉好的公司,挑选优质的客户可适量放宽信贷力度,以扶持行业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