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2007年钨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与展望

2007年钨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与展望

发布时间:2008/2/25 7:25:05

    2007年,中国钨工业迎来了百年华诞,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钨品进出口贸易量和钨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均出现回落。全行业销售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4.46%,国内钨精矿全年平均销售价格9.89万元/吨,同比下降8.67%,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保持平稳运行,是钨市场价格从低迷、跌宕,进入平稳运行的第二个年头。 

2007年钨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生产能力继续扩大,增幅有所减缓 

    2007年新建、扩建的钨矿开采和选矿陆续投产和达产,钨冶炼加工生产能力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据统计,51家钨冶炼企业的APT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9.89 %,增幅减缓了1.94个百分点;69户钨粉生产企业的钨粉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5.49%;198户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的硬质合金生产能力 比上年增长10.42 %;33户钨丝生产企业的钨丝生产能力与2006年基本持平;7户钨铁生产企业的钨铁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10.71%。 

    扩建、改建的钨矿选厂相继投产,增加矿石处理量6350吨/日,折合年矿石处理量达170万吨以上。综合回收低品位钨尾矿能力增加2万吨/日,达到3.5万吨/日,年产钨精矿能力超过0.6万吨。 

    近几年钨市场价格的稳步上升,促进了废钨的利用,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废钨处理能力已超过2万吨。 

钨精矿产量保持平稳,钨冶炼加工产品产量普遍增长 

    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全国钨精矿产量达80438吨,同比增长0.72%,增幅减缓了8.08个百分点,总体趋于平稳。 

    2007年全国主要钨品产量普遍增长。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钨铁、钨条杆、硬质合金产量分别5.49、4.62、2.19、1.2、0.33和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39%、15.79%、8.42%、4.35%、6.45%和6.9%;细钨丝产量212亿米,同比增长11.58%。 

销售收入,经济效益有所回落 

    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继续拉动了钨的需求,也带动了钨产业投资的继续升温和产能的继续扩张;钨市场价格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但全行业销售收入,经济效益有所回落。 

    全行业销售收入356亿元,比2006年的311亿元增长14.46%,增幅减缓了0.7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7.35亿元,比2006年的63.80亿元增长5.56%,增幅回落了1.44个百分点。 

钨产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所提高 

    中国钨工业正在着力改变依靠资源优势,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实现钨工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007年,钨产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钨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所提高。在推进节能减排,钨资源二次利用和低品位钨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级政府,钨企业愈来愈认识到钨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加大钨行业管理和治理整顿的力度,打击乱采滥挖行为,规范矿业秩序、减少资源浪费、控制环境污染;国家继续实行钨开采总量控制,加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继续实行钨品出口配额控制,逐年减少配额指标,并利用关税政策调控钨品出口量。 

    大型国有企业的产业比重和经济总量进一步加大,全国以钨为主业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7家,其中40亿元以上的有4家,7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民营资本继续进入钨矿山,在钨冶炼加工领域新建的生产规模中,民营资本投入的生产线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江西钨产业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钨产业经济总量已接近全国钨产业经济总量的50%,2007年,赣州实现钨产业销售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4%。 

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运行总体平稳 

    2007年,国内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GDP增长11.4 %。与钨消耗直接相关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球粗钢产量达13.435亿吨,比2006年增长7.5%,其中中国粗钢产量4.89亿吨,比2006年增长15%;汽车产量达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2006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2006年净增157.80万辆,汽车销量比2003年的439万辆翻了一番;全国数控机床产量预计突破10万台,比2006年增长14%;原煤25.23亿吨,比2006年增长8.2%。国内经济增长继续带动了对钨需求的增长,钨消费量处于稳定的增长态势。2007年国内钨需求预计超过2.5万吨(金属量),比2006年的2.35万吨增长6.38 %;2007年国外钨需求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钨精矿供应与国内外市场对钨的需求基本平衡,但钨冶炼加工能力闲置问题依然存在。 

    2007年,进口钨精矿达到9310吨,比2006年减少24.14%;废旧硬质合金再生量保持在5000吨以上,折合金属量4150吨,全年废钨利用总量预计达11000吨,折合金属量9130吨。 

    全球钨消费6.5万吨(金属量,下同),中国国内消费2.5万吨,国外消费4万吨,近5年中国年均出口钨品3.2万吨,国外消费中的80%由中国供应。在需求稳定增长的同时实行约束性的理性化供应,促进了国内钨精矿及钨制品价格的稳定运行,拉动了钨品出口价格的提高,推动了国际钨市场价格的稳定和上扬。 

    2007年国内钨市场价格总体运行平稳,是从低迷、跌宕,进入平稳运行的第二个年头。2004年走出低迷,开始缓慢上涨;2005年快速上扬,但出现大幅跌宕起伏;2006年平稳运行在10万元/吨上下;2007年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但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年底钨精矿价格回落到8.5万元/吨以下。 

    2007年国内钨精矿全年平均售价9.89万元/吨,比2006年的10.83万元/吨下降8.67%;国内APT全年平均销售价格15.29万元/吨,比2006年的17.04万元/吨下降10.27%;国内钨铁全年平均销售价格16.96万元/吨,比2006年的17.93万元/吨下降6.92%。 

钨品进出口贸易量下降,价格有所回落 

    受国家钨品进出口关税政策调控影响,进出口总量和额连续多年上升后,2007年首次出现双下降;受进口加工贸易政策调控,2007年进口钨精矿也首次出现下降。 

    2007年,钨品出口29914.76吨(金属量,不含硬质合金,下同),比2006年的31710.45吨下降5.66%;出口额10.39亿美元,比2006年的10.91亿美元下降4.71%。钨品进口量5934.29吨(金属量,含钨精矿),比2006年的7890.9吨下降24.80%;进口额1.65亿美元,比2006年的2.02亿美元下降18.02%。 

    钨酸、未列名物的氧化钨和氢氧化钨、偏钨酸铵、自身或与金属粘合剂混合未烧结金属碳化钨、钨铁和其它钨制品出口量分别增长87.66%、24.04%、19.93%、16.88%、13.64%和28.86%;三氧化钨、仲钨酸铵、钨酸钠、碳化钨粉、钨粉、钨丝和钨材出口量分别下降19.53%、28.22%、29.65%、25.13%、22.68%、9.79%和30.77%。 

    主要钨品出口价格普遍略低于2006年,出口钨品的年综合平均价格比2006年上涨0.1%,与2006年基本持平。钨酸钠、碳化钨粉、钨丝和钨材出口年平均价格分别上涨5.15%、1.25%、4.66%和70.57%,钨材价格上涨幅度*大;其它钨品出口年平均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与2006年相比,从出口量看:日本的出口量减少了1.3个百分点;韩国增加了4.1个百分点;亚洲其他地区基本持平;美国减少了2.4个百分点;西欧减少了1个百分点,韩国增加量*大。 

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2007年,从紧的货币政策频频出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压力不断上升,钨品出口关税调整政策措施频繁加压,钨业产能继续扩张,钨行业经受了严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经营环境的考验。 

    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打击非法钨矿开采,整顿和规范钨矿开采秩序,控制开采总量。国土资源部下达2007年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9270吨(WO365%吨),比2006年增长0.36%。其中:主采钨总量控制指标54810吨,与2006年持平;综合利用回收钨指标4460吨,比2006年增长4.94%。 

    商务部下达2007年的钨及钨制品出口配额总量折合金属量为1.54万吨,比2006年下降2.53%;  

    1月1日起,继续执行对钨及钨制品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涉及产品有钨砂(禁止出口)、仲钨酸铵、偏钨酸铵、三氧化钨、蓝色氧化钨、钨酸、钨酸钠、钨酸钙、钨粉、碳化钨、未锻轧钨、钨废碎料; 

    1月1日起,对部分原料级钨品出口开征暂定关税5%-15%。其中,氧化钨、APT、碳化钨、钨粉、未锻轧钨出口暂定关税5%;废钨碎料出口暂定关税15%;钨铁、硅钨铁自2006年11月1日起已开征10%出口关税。这是继2006年9月15日取消原料级钨品退税后,国家再次对钨品出口重拳出击,也导致了年初钨品出口价格的小幅下滑; 

    1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发布第94号公告,实施钨行业准入条件; 

    4月12日起,钨开采许可证审批权限上收,凡申请钨、稀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以及申请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一律由国土资源部负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海力6吨粉末压机

  • 德国DORST原产50吨压力机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