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东磁股份实施"机器换人"降低人工成本
发布时间:2017/5/19 0:04:41
磁性材料“体型”都不大,加工它是个精细活。传统的生产方式,都是手工制作,像球磨碾粉这个环节,原料怎么配比?助剂加多加少?都是凭经验。一旦配比不准确,产品的性能就会有偏差。碰上对产品性能精度要求高的,整批产品都可能报废;象压膜制坯环节,注料压力多大?施压多久?以往也是凭工人的手感,容易注料不均,导致产品缺陷;至于烧制环节,手工操作更容易出错,因为不同规格的产品,烧制的时间、温度控制,都是不一样的;还有产品检测,光凭肉眼观测,精度也是要大打折扣……
去年,东磁十五厂作为东磁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的试点厂区,率先与“恩大施福”合作。“恩大施福”介入后,对球磨机运行、制坯、烧制、打磨、检测、入库等,全程实施了闭环管控和可视化、透明化管理,而且每个生产环节都可自动报警和质量追溯。
东磁十五厂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智能改造后,生产用工减少了1500人。“原先4个人看1台机器,现在1个人看3台机器。”与此同时,生产效率提升了30%,综合经济效益提高了20%。
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我省将斥资54亿元,用三年时间,在全省18个工业强县(市区)率先推进“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恩大施福”将作为智能制造方案解决商,协助18个县(市区)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样板工厂,助力推动浙江迈入“工业4.0”。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