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出现复苏迹象
发布时间:2017/4/28 0:05:32
从2017年中国稀土产业链市场研讨会上获悉,随着稀土生产配额的进一步集中,打击非法稀土开采常态化,下游需求在上游产能下降的情况下平稳增加,稀土价格逐渐开始反弹,行业出现复苏
4月6日,北方稀土公布4月份稀土产品挂牌价格,主要稀土产品价格上调2%左右的。4月24日,南方稀土集团公布本周稀土产品挂牌价格,氧化铕较上周上涨4万元/吨,氧化铽上涨10万元/吨,氧化镥上涨5万元/吨。
目前国内有五家钕铁硼上市公司:中科三环、银河磁体、正海磁材、宁波韵升和英洛华。这五家上市公司2016年交出了靓丽的年报,已公布的2017年一季报业绩也是喜多忧少。
其中,中科三环2016年实现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15.22%;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为7269万元,同比增长16.16%.银河磁体2016年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加27.3%;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为2991.32万元,同比增长33.11%.正海磁材2016年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1.06%.宁波韵升2016年实现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134.78%.英洛华2016年实现净利润3458万元,扭亏为盈;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499.16万元,同比下滑10.95%.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高效电机等需求的高速增长,2010年-2015年全球钕铁硼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9.2%,其中,2014年至2015年增速较快,约为10%-20%.预测2016年全球钕铁硼产量应在15-16万吨之间。2017年全球钕铁硼产量预计在17-18万吨之间。
产能过剩正在倒逼稀土企业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实施技术创新、开发生产高端稀土新材料、走高端产品路线成为重要选择。
宁波包钢展昊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吕忠山表示,稀土企业在提取镨钕元素时,产生了大量的镧铈等副产品。铈是储量*丰富的稀土元素,占稀土的50%,但用途相对较少。在钕铁硼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造成了稀土铈大量积压,导致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引进新型铈磁体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
“铈铁硼磁体的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磁体的矫顽力,降低磁体的生产成本,改善抗弯强度,耐腐蚀性能较好。”吕忠山表示,“从国家层面看,解决了铈的利用,可实现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从产业层面看,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永磁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产业向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创新型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表示,新型铈磁体产业初具规模,产品广泛应用电声、包装、玩具等领域。未来铈磁体年需求量可达到5万吨以上,产品有望向驱动机、核磁共振等中高端领域持续拓展。
我国稀土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稀土磁性、催化材料产量年均增幅超过15%,稀土磁性、发光、储氢等主要功能材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0%以上。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