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电动工具经销商组成15支“销售舰队”
发布时间:2016/10/13 0:04:29
“永康电动工具行业目前已出现了15个由经销商抱团组成的销售形企业。”9月27日上午,浙江湃动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春良在博览会现场告诉记者。
在今年的中国五金博览会上,湃动五金、金指数公司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装修上,都夺人眼球,给永康五金产业带来了新生气象。事实上,这个现象的背后,涌动着一股电动工具销售模式的革命之潮。
15家联合品牌成立
浙江湃动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4月,由两家电动工具制造企业、14个省级电动工具代理商和3个东南亚省级经销商组成。公司创立了“帝克”“汇固”两个自主品牌,由制造商按要求贴牌生产产品,由经销商销往各地终端市场。到目前止,销售额已达2亿余元。“因为发展较快,内部实力需要增强,我们一直要求销售走得慢一点、稳一点。”浙江湃动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朝阳说,公司发展速度较快,但他们力求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公司成立于去年7月10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700多家加盟店。”浙江金指数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陈永红介绍,该公司由陕西、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等23个省的省级电动工具代理商组成。公司着眼于“三条线”发展,其一是打造自己的品牌“佳捷仕”,由电动工具制造商贴牌销售。其二是出口东南亚、欧州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负责对外贸易的陈莹介绍,公司外贸出口呈快速增长之势,一个订单就涉及4种类别共7000多台产品。其三是为其他品牌的电动工具制造企业销售产品。目前,为其他电动工具品牌销售的产品仍占总公司销售量的90%左右。
据悉,除上述两家企业之外,类似的联合品牌还有“汉固达”“铁锚”等15家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在去年创立,且发展较快。特别是湃动五金和金指数公司,被称为是业内起点颇高的“巨无霸”。
市场主导权转向经销商
在短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多的电动工具联合销售品牌。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和原因呢?
从事电动工具销售15年的浙江湃动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永康商会秘书长林春良介绍,主要是制造业“两链”危机、电商冲击等原因。
因为出现危机,企业为扩大销售额、加速资金回拢,往往会扩大销售网络。为了不影响原来的经销商代理制度,于是注册多个电动工具品牌,把代理权交给更多的人。同样的产品,多个品牌为了争夺市场,往往采取低价竞争,而低价竞争会形成恶性循环。各经销商的忠诚度大大降低,出现了制造商频繁调换品牌、价格上上下下不稳定的局面。甚至出现了有些企业为了回笼资金、大搞促销活动、销售价格低于批发价,销售后企业破产等现象。销售制度、合作模式、价格、售后服务等进一步被打乱。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原来的销售模式被打破,经销商缺乏安全感。
面对这样一个市场乱象,遍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开始谋划出路。特别是省级经营商,经过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往往手里有了数百甚至上千个终端市场销售点。而这些销售点与省级经销商的忠诚度很高。往往省级经销商卖什么品牌,他们就跟着卖什么品牌,终端消费者也跟着买什么品牌。
有着相同命运的经营商碰到一起,大家整合手头的资源和销售网络,于是有了新的思路:经销商联合起来,自己主导市场,要求制造商为他们生产贴牌产品。“这对于电动工具来说,是一场销售的革命。市场的主导权开始由制造商转向销售商。”戴朝阳说。
导入连锁模式
浙江湃动五金工具有限公司看中的市场,不仅仅是原来的市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会放在加盟商网络的建立上。”林春良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永康五金产业是走街串巷的发展模式;到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夫妻店的模式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这批店铺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品牌意识薄弱、产品摆放混乱、没有专业的策划支持、管理软件使用困难等问题,而市场竞争却因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而越来越激烈,许多店铺面临经营困境。为此,他们凭借原来的销售渠道和网络,统一采购、销售、管理、售后等环节,组建加盟网络。
林春良介绍,货运、仓储、售后,一直是电动工具行业销售面临的几个痛点,而加盟网络的形成,同时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加盟商可以兼顾货运、仓储和售后等。据不完全统计,浙江金指数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有1700多家加盟店,同时,2000多家传统商家有意向加盟浙江湃动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