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技术或进入洗牌期
发布时间:2016/9/23 0:08:50
3D打印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先进智造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也连续出台多份文件,鼓励和扶持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但3D打印行业表面上的繁荣似乎掩盖了产业发展窘境。2016年,3D打印产业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传统的3D打印企业业绩大幅下滑,而一批新兴企业势头迅猛。
3D打印技术,也就是增材制造技术,自1980年代便以某种形式存在。然而,3D打印技术至今仍旧无法开展或无法以成本效益的方式开展大部分成品生产或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人们越来越期望,3D打印技术的这些缺点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克服。
2016年3D打印行业的确出现了洗牌的迹象,传统老牌企业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因为技术创新不够、工艺水平落后、价格居高不下,这是同质化竞争导致的。而一批金属打印企业却异常火爆,说明金属行业开始升温,需求激增。但是,是否表明金属打印时代已经来临,仍需要观察,可能只是阶段性的。
一系列的技术发展趋势正证实着人们的期望。目前,新兴的中级3D打印机开始具备高端系统功能的同时,保证了桌上型尺寸和低价位。在不同产品范围内,3D打印机的速度不断提升。目前正在研制的高端系统可提供的打印速度比现有的*机器的速度要快500倍。然而,因为关键的专利技术快要到期,这一现象可能会加快创新的脚步。
据《中国3D打印市场发展趋势与行业投资研究报告》了解,对于3D打印行业的产业链来说,主要分三部分:3D打印机、3D打印材料、3D建模打印模型。其中这三部分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9%、37%、24%。3D 打印机的销售渠道一般分为消费级及工业级,其中汽车行业及消费型、娱乐型的占比较大。对于3D打印材料,目前比较常见的有光敏树脂、ABS、PLA等塑料原料。而金属粉末、陶瓷等其他材料则需要专门的3D打印机。3D建模打印模型较多的人群有需要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婚纱摄影以及想要打印模型的3D打印爱好者。
*近的一项PwC调查便调查了多于100个工业制造商。其中,三分之二的工业制造商已经在使用3D打印技术;大多数的制造商仍然只是在试用3D打印技术或将其用于快速成型。自3D打印技术开发以来,快速成型便是重心。市场调研公司“易观国际”专注于预测未来的发展;其预测,3D打印机和服务的全球市场在2018年会上升到162亿美元(2013年只有25亿美元),实现45.7%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
尽管3D打印技术具有以上发展趋势,3D打印行业也面临着挑战。快速成型的地位仍旧重要,但是其不再是可以将技术变为大规模使用的 “游戏规则改变者”了。3D打印行业需要着重于打印功能更加完善的成品或元件,而且打印的数量要远远超出原型产出数量。比如,助听器和牙套制造商便采用了成品技术。此外,3D打印需要补充或取代传统生产的产品和元件,并创造出无法由其他方式生产的物品。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