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启动
发布时间:2016/8/22 0:15:58
日前,旨在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的重量级奖项——铃轩奖正式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启动,奖项申报工作即日展开。
评委和顾问的权威性、专业度为业内罕见。铃轩奖评委会主席、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博士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权威、专业”,再加上“公正”,构成了这个奖项的灵魂。
黑龙江省原省长、国家机械工业局原局长邵奇惠担纲铃轩奖评委会名誉主席,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原副总裁王松林、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延安、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陆林奎、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等12位行业领袖、专家和学者出任铃轩奖评委。
邵奇惠在铃轩奖启动仪式上说:“打造汽车强国之梦应该从零部件开始,铃轩奖的设立是切中汽车发展的主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愿意为它摇旗呐喊!”
铃轩奖由《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和中汽博通咨询共同发起并主办,旨在发掘、鼓励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分子和新生力量,*终能够成为提供*佳供应商与主流主机厂的交流平台。铃轩奖将推动自主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鼓励和促进跨国零部件企业为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委员会理事长师建华、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冯擎峰、北汽股份采购副总裁刘宇等12位行业和企业研发、采购等方面等资深人士担任铃轩奖顾问。
安庆衡在活动中表达了对这一奖项的期待:“铃轩奖体现了对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的期待,我对这个活动充满信心也很期待。”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积贫积弱,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短板,尤其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水平有不小的差距,而加快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也关系到我们汽车强国梦的实现。
师建华在演讲中表示,零部件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为整车动力多样化、轻量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和资源保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模块化、集成化,参与国际化分工。他希望铃轩奖能够促进整零合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培育战略性零部件体系,培养*的供应商做出自己等贡献。
“铃轩奖是从媒体的角度,也就是从社会角度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进行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的活动。”陈光祖如是评价铃轩奖,“此外,有利于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起到更好的*和促进的作用。”
在整车行业与零部件行业都有过丰富经历的特雷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茅晓鸣对当前的产业环境也有着诸多思考,他认为近十年来,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评审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在变化中应该得到认可的东西。研发能力当然是要*关注的,此外,比如说商业模式,怎么进入市场,成本控制同时不放弃质量——很多企业有很了不起的经验。评委要挖掘这样一些案例。”
亚新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倪威作为企业代表,表达了对铃轩奖评审工作的期待:“希望评审一方面对过去*企业工作总结,更希望这是对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通过评选活动以后,被评选中的单位应该能够起到*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方向性作用,领导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从小、散、乱、差的规模,发展为高大上的规模。”
这一奖项也是推动力传媒旗下《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社推动的“轩系列”奖项的又一力作。
长期以来,《汽车商业评论》杂志一直致力于关注、报道、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自2013年开始打造的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轩辕奖至今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也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汽车奖项。
如今,汽车商业评论与中汽博通咨询则将致力于将铃轩奖打造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个标杆奖项。
铃轩奖参评对象为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于2015年12月31日前已实现商业化的零部件产品或技术。
同时,铃轩奖对于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参选考量,则主要在其对中国零部件行业的研发贡献。
评选指标共分为六大方面: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服务力、品牌力、市占率,分别占总分的30%、20%、20%、10%、10%、10%。
依据权威、专业、公正的评审原则,在发动机零部件生产企业、底盘零部件生产企业、车身零部件生产企业、电子电器零部件生产企业、通用件和相关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类部件企业中,遴选相应的*产品或技术。
铃轩奖自8月16日启动后,将进入为期两个月的产品和技术申报表征集期。随后的10月15日至11月30日,专家评委将分别进行评审、考察及终审。
*终结果将在12月上旬举行的铃轩奖颁奖典礼及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论坛公布。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