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高精尖 传统锁具业向智能跨越
发布时间:2016/6/27 0:04:24
近年来,锁具行业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智能化、生物识别等高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向中*、*化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提升了行业企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目前,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000家,收入过千万的500家,过5000万的100家,过亿的50家。
目前,制锁行业加工装备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已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瓶颈。为此行业企业注重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吸收专业人才。许多骨干企业一方面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通过加强制锁企业和设备企业的合作,提高了锁具行业加工设备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水平的加工装备,特别是烟台、浙江等地的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改变了传统锁具落后的生产现状,大大提高了锁具产品品牌和档次,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一些企业在产品表面处理和加工工艺上作文章,创新先进科学的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耐用度和装饰性,产品档次明显提升;一些企业努力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采用高科技合成材料取代目前采用的高物耗的有色金属材料,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和装饰性的同时,节能降耗,减少了污染,也提高了效率。
随着消费者对生物识别技术、电子技术等高科技、智能化锁具产品需求的提高,全行业加大调整产品结构力度,扩大高端锁具产品的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切入点,努力把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作为研发重点,加大了材料工艺、技术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力度,开展科技攻关,在提高产品安全防范性的基础上,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将电子、机电一体化、生物识别、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手段嫁接到锁具产品上来,烟台三环将现代科技和军队、武警等安防用品结合,开发出具有现代高新技术的新型产品,前景广阔。
为更好地推进电子、智能锁行业健康发展,提高电子、智能锁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行业适时成立了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制锁分会电子、智能锁专业委员会,通过制定自律公约等多种手段,大力倡导科学守信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一步加强了自律性。近年来,整个行业品牌意识进一步提高,一批品质过硬,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锁具品牌脱颖而出。一方面,许多企业重视产品质量,自觉增强了执行标准和产品检测能力;另一方面,在自主知识产权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核心和专利,打造自己的品牌。全行业抓质量、抓品牌活动深入开展,特别是开展争创“中国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优质企业等工作,许多骨干企业内抓管理练内功,外抓形象创品牌,创造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品牌。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