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电动工具产业创新驱动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16/5/5 0:06:25
锦绣山川下孕育着创新的生机,美丽江河之中涌动着变革的魄力,今天的武义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在浙中城市群中发出耀眼的光彩。武义电动工具产业群迅速崛起发展,产品行销中外,为绚烂多姿的武义经济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月10日至11日,第27届全国电动工具配套会议暨五金工具博览会将在武义举行。
近年来,武义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电动工具行业逐步成为该县特色产业。2008年,武义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称号;2012年,被省商务厅认定为“浙江省电动工具出口基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中,武义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具发展潜力双百强县,分别位列第42位和50位。
目前,武义拥有电动工具整机生产及配套加工企业528家,规模以上企业82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出口企业14家,年出口额(海关)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1家,就业人数5.2万人。电动工具总产值达81.60亿元,出口交货值为40.90亿元,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额15%左右,其中电锤产量和出口量自2001年起均列全国首位,占70%以上。电动工具产业已经成为武义经济一大特色和亮点。
2015年,在《武义县政府关于印发完善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科技兴县”战略,对全县的工业扶持政策进行修订完善,通过一系列政策,加大对电动工具行业的扶持力度,切实转变电动工具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全县电动工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参与国内外竞争能力。
加快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加大企业培育。实施名企战略,对列入省、市、县“三名”培育试点企业,省、市大企业大集团,高成长性企业,以及新列入规模统计库的企业、省小升规创业之星、成长型企业等,给予相应额度的奖励。实施名品战略、名家战略。加快培育品牌型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实力。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产品”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对获得各级“*”“知名商号”“知名商品”“*产品”等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目前,武义电动工具行业内已拥有*AAA信用等级企业2个、中国*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浙江省*5个、省出口*3个、省*产品2个,金华*产品5个、市*8个,市出口*5个。
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全面推进武义传统电动工具产业转型升级。对列入省、市、县“机器换人”的示范技改项目(重点项目),在一般技改政策基础上再给予1%~3%资助。对列入省、市、县“机器换人”示范、试点的企业分别给予1万到10万元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在技术改造中采购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制造系统,给予企业设备购置款15%的奖励。
推进“腾笼换鸟”,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制度。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省“绿色企业”、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对节能降耗*企业给予不超过8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武义县政府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努力推进产业建设。加快企业创新驱动步伐,促进技术创新投入、产品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参与工业设计大赛,对获得工业设计大赛名次的企业给予一定资助。同时,推进标准化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企业管理创新。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