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企业运营从粗放转向集约
发布时间:2016/3/11 0:07:57
在当前汽车行业发展增速回落、趋于平稳的状态下,任何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都不敢继续“大步快走”。很多企业通过精兵简政,不仅是为了缩减企业开支,调整人员管理结构,适当整合、缩减业务,更是企业运营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高效发展的契机。在采访中,很多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表示,相对于过去的市场调整,此次企业的应对不仅仅体现为人员的裁减、薪金的下调,而更注重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方向的重新调整。“精兵简政是应对市场危机的必要过程。”湖南亚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升顺认为,要适应新的市场变化,企业精兵简政时不能被动而为,应该主动出击,尤其对于那些产品业务相对单一,对客户依附性较强的企业来说。实际上,商用车市场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下滑,除了市场不景气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是企业自我危机意识不强。在前几年商用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刺激下,很多商用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忽视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部危机,致使企业抗风险能力下降。“精兵简政为企业业务整合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企业审视自我、重新定位的过程。”董升顺认为,精兵简政要循序渐进,*重要的是要对企业发展重新定位。缩减产能,放弃部分业务的同时,也要找到“替代产品”或“替代利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市场行情的不济,也加快了行业内各种人员的流动。员工期待获得更有前景的岗位,企业也在筛选精英。据业内人士反映,在柴油机行业,潍柴技术人员“组团”去玉柴,福田康明斯出年薪12万元争抢玉柴技术人员,其他企业人员变动也较为普遍。七八年前,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流动速度开始提高,企业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筛选频次增多,人员更替节奏加快。企业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变革。“零部件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同样面临人员消减的过程,并且是分步、分批进行的。而在新建产能的过程中,对新招工人的技术水平、学历水平要求会更高。”王孝东表示。
据扬柴内部人士介绍,扬柴并入潍柴集团之后,为减少管理成本支出,提高营业效率,扬柴销售团队全部并入潍柴销售体系,整合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人员缩减。另一方面,随着扬柴新轻型柴油机获得市场认可,产销量增加,扬柴对一线技术员工的需求量处于增长态势。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