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大力支持智能部件研制
发布时间:2016/3/9 0:10:17
近日,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刊发了题为《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着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章,提出了6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涉及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300024)、新能源汽车、医药产业、现代农业机械、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行业。
文章指出,我国高铁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下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现进口替代。
工业机器人方面,建立了上海、广州、重庆、沈阳4个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以及北京、芜湖2个公共服务平台。以此为依托,协调认监委建立了机器人产品联盟认证制度。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海尔、迈赫、澳柯玛(600336)等龙头企业大量采购应用了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帮助整机企业加快技术积累,有力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新能源汽车领域,一是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重突破。先进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自主化、规模化取得显著成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显现,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2015年,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销量大幅度增长,比上年增长4倍以上,位列全球*。
医药产业重点开发了数字化探测器等关键部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等关键技术。推动了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创新和产业化。加快中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在线监测等技术推广,推动了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高端农机产品取得突破。重点支持了一批技术集成度高、带动性强的高端农机产品创新成果产业化。通过“用户+制造”的创新模式,产品可靠性、适用性显著提升,用户对国产农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一是一批填补国内*的高端产品实现自主设计建造。关键设备和系统产业化能力明显增强。支持了海洋钻采系统、油气处理系统、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了自主品牌,船用配套产业自主化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跟踪全球产业变革的新动向,着眼于破除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一是突破智能化关键技术。适应智能控制、感知测控、人机交互的发展需要,大力支持核心智能部件研制。二是扩大国内市场应用。继续强化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品牌高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示范应用。三是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以*检验与认证机构为依托,完善第三方评价和认证体系,开展有关高端装备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检测与认证工作。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