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十三五”需坚守三大基本规律
发布时间:2016/1/6 0:06:40
展望“十三五”,《中国制造2025》已经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描绘了发展路线图,指出在智能制造的*下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助力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燃油消耗限值标准加严,多项法规将推动汽车零部件技术向更节能、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将带动电动汽车相关零部件产业的繁荣;“互联网+”和电商的兴起,将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以及售后市场大有作为。
可以预见,在“十三五”期间,互联网+、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关注的关键词。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几个词正在流行:破坏、消亡、改写、重构、重塑。我认为,这些词不完全正确,我们要看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否发生变化。
*个规律是规模化。未来汽车工业还得走规模化道路,这是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大的区别,这就像对比汽车与航空卫星的数量一样。汽车行业的客户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其*大特征是规模化、大众化,是大众化前提下的规模化经济。现在,新的技术革命即将到来,零部件企业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大众化使用前提下的规模化规律还会不会起作用。
如果企业没有信心的话,就不会专注做一个产品。如钱江弹簧坚持28年做弹簧这一种小零件,如今销售收入已达到10多亿元,这需要卖出多少弹簧?再如龙城精锻,30年来专注于小小的锻件,*终成为全球*大的汽车发电机精锻爪极专业制造商之一,年销量达到6000万件,占据细分市场35%的全球份额。可见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规模效应有多重要。有人提出定制化,这确实没错,但规模化的规律也不会改变,未来是规模化的定制,绝不是不要规模化。销售收入1亿元的企业和销售收入10亿元的企业是不一样的,假设前者利润率为30%,利润就是3000万元;即使后者利润率只有20%,利润却有2亿元。对于企业来说,2亿元的利润和3000万元的利润相比,未来的发展实力能一样吗?所以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坚守规模化的规律,努力把产品做到规模化,在细分领域里做到*。
第二个规律是大投入。有专家提出,想做新能源汽车,不准备几十亿元就别玩。这说明,汽车工业需要大投入。当初建设上海通用投资了100亿元,是当年国家*大的基本建设项目,现在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汽车工厂已非常普遍。不但整车厂需要大投入,销售汽车也是大投入,一辆高端车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资金流动量相当大,其他商品能和汽车比吗?同样,做汽车零部件也是大投入,在配套过程中做大规模,更需要大投入。以盛瑞为例,为了攻关*前沿的变速器技术,他们从2007年开始启动8AT项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今年才实现大批量生产。这说明如果没有巨大的投入,零部件企业不可能拥有先进技术。有些零部件企业在发展中忘记了这一点,如果不控制好企业的现金流,不做好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不创造利润怎么应对未来?
另外,汽车行业是使用先进技术、新技术*多的行业,好的技术同样需要大投入。现在汽车行业有两大机遇,*个机遇是新能源汽车机遇,这需要往里投钱;第二个机遇是智能制造的机遇,而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储备都需要投入巨资。所以说,汽车行业大投入的规律没有变,汽车零部件企业一定要坚守这一规律。
第三个规律是系统集成。在汽车行业,这一规律没有变,零部件供应商一定要进入并参与到整车体系中创新才有未来。
我们不能被一些新名词忽悠,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说法和现象,就忘记了汽车工业这三大基本规律。当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要清醒地把握住汽车工业的基本规律,只有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创业和转型,才有未来。如果不遵循规律,盲目创新、创业和转型,将会导致失败。要成为一家*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坚守这三大基本规律。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