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应由高速发展向高端发展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应由高速发展向高端发展

发布时间:2015/12/14 0:06:54

      近日举办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成就展”见证了该产业风光的一面:包括产量、消费量、贸易量等在内的产业规模连续十多年居世界*;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实现成套出口,新材料研发生产基本保障了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建设了一批重要的海外资源基地,实现了加工技术和资本的国际输出。


但这些亮点不足以拂去眼下笼罩在这个行业上方的雾霾。量涨价跌,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面对的残酷现实。


数据显示,1月~10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261万吨,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价格方面,10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电解铝、铅、锌当月期货平均价分别为11702元/吨、13350元/吨和14033元/吨,同比下跌17%、3.3%和14.5%;铜当月期货平均价格为39782元/吨,同比下跌18.6%。


有色金属工业寒意逼人。刚发布的中色铜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景气指数连续下跌,今年10月份景气指数为22.59,不断向“偏冷”区间下沿逼近。而中色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监测结果亦显示,2015年10月铝冶炼行业景气度仍处于“偏冷”区间。今年以来,已连续7个月呈现下滑。


中粮期货工业品部总监李琦表示,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上,铜矿山的亏损比例为40%左右,锌矿山亏损比例为42%左右,电解铝行业亏损率达63%左右,镍铁行业现在更是全线亏损。


虽然今年不少有色金属价格跌破成本线,但很多企业并没有选择减产。李琦分析说,企业的资金状况与减产与否密切相关,一旦减产很可能意味着企业会断了资金来源。同时,一些大型企业还有支撑GDP增速以及来自当地政府的压力。此外,即便矿山出现亏损,只要冶炼加工费维持在高位,企业就不会轻易选择减产。


也有人士认为,企业即便增加亏损也不减产,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都希望对方先于自己倒下,以此换取更大市场份额,获取今后更大发展空间。


不过,近日,锌行业迈出了减产的步伐——10家骨干锌冶炼企业达成共识,计划减少2016年精炼锌产量50万吨,同时采取其他措施去产能。业内人士分析称,冶炼企业抱团取暖减少供给,且减产量相当于国内精炼锌年产量10%,短期内有提振作用,但效果仍然取决于抱团企业的实际减产行动和消费端积极变化。


如果说21世纪前十年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目前,国内需求从高增长转为中速增长,能源资源和生态环保的约束日益明显,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到中速增长阶段,有一定的必然性。


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表示,尽管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也要看到,这些困难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必然经历的阶段,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有色金属工业由高速发展向高端发展迈进。


向高端发展寻出路,一方面,要依靠创新驱动,推进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建设,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智能产品、智能材料,为集成电路、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此外,有色金属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也有助于改造供应链。由此,有色金属产业方可辟出一方新天地。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海力6吨粉末压机

  • 德国DORST原产50吨压力机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