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飞机发动机所需的粉末冶金材料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发布时间:2015/11/10 0:08:36
中国自产的*架大型客机日前总装下线,引起世界关注。因为它的发动机等部件产自国外,引来网友议论——“这算真正的中国造吗?”对此,一些航空专家表示:C919无疑是中国的创新成果。
“国内无法提供能满足适航标准的发动机,因此去采购,这很正常。”《中国航空报》的航空专家张宝鑫说,不论是波音、空客,都采用这种方式。
中国商飞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光秋介绍,C919使用的LEAP-1C发动机,由法国赛峰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资的CFM公司研制,是*新的民用航空发动机。“CFM公司是专攻大飞机用发动机研制的公司,其生产的发动机全球销量*大。LEAP-1C发动机在同类发动机中油耗*低。”他说。
《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表示,研制大飞机,中国可以走两条路,一是自己设计每一个分系统、制造每一个零部件。但民航客机涉及太多分系统,C919的零部件有上百万个,要造出大家所说“100%中国造”的飞机,也许要等20年以后。“从前我国造‘运十’的时候,不是不想和国外合作,是当时的西方国家封锁技术。而现在,大型民用航空公司的研制工作本身就是开放的,难道这样有利的国际环境不利用,而去选择一条更难走的路?”他说。
不过王亚男也表示,对于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我国民航产业也要跟进与发展,快速拥有关键技术储备。他说:“空客和波音也并不一定要自己造每一个零部件,如果能压缩成本和周期,他们也会选择找别人制造,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制造能力。”
“国产航空发动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光秋表示,发动机行业不是短期就能发展起来的,没有三五十年很难形成气候。国际*企业英国罗·罗公司已有百年历史。相比之下,我国航空发动机过去主要从前苏联引进,后来有一些改造、改制,但整体投资、规模都有限。
“我国发动机从材料、设计、试验、系统综合能力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王光秋说,比如材料,我国在发动机所需的粉末冶金、单晶铸造等方面差距比较大;整个基础科学跟欧美都有一定差距。除了设计制造,发动机还要在实验室和运营中发现、解决问题,不断改进,而我国研制的航空发动机没有用于任何民机型号,这就很难提高。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发动机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近几年我军装备的国产战斗机上大量使用了国产涡扇发动机,性能、可靠性得到军方肯定,部分性能指标甚至优于进口发动机。可以说,国产航空发动机已能基本满足军方的使用。按照规划,下一步我国将在现有军用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更先进的发动机型号,满足下一代战斗机的使用需求。同时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力度,跟国际*的企业合作,提升我国民用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研究其适航体系认证,将国产发动机推向国际市场。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