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矿石增强国际定价影响力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5/9/22 0:07:41
一直以来,国际上几大铁矿石生产商利用垄断地位侵蚀中国钢铁行业“红利”,一直让中国庞大的钢铁市场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地产行业兴盛时期。
2014年1月底,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更多的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铁矿石生产企业。这样将可以使得铁矿石和钢铁价格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形成上下游合作的新模式。
尽管铁矿石期货为矿企保值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但境外企业并不能直接参与境内铁矿石期货,我国期货市场制度制约使境外机构仍主要参与海外的交易平台。
铁矿石定价普遍市场化始于2010年,在国际矿山的强势推动下,普氏指数在定价中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目前80%以上的铁矿石国际贸易按普氏指数进行结算。
“普氏指数的采集样本有限,一天内只有下午某一时间段内的成交和报价才进入评估样本,而且,价格样本评估过程也不透明,这两点使得普氏指数非常容易受市场操纵。”市场人士尤其是钢企人士认为这并非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平台,呼吁尽快建立一个能公正、透明的铁矿石定价新机制。
显而易见,全球公认的铁矿石定价中心尚未形成。也正因为如此,部分海外平台都在增强铁矿石定价影响力上不遗余力。以新加坡市场为例,2014年新加坡掉期的成交量是2010年的15倍,铁矿石期货、期权的季度平均增速分别为63%、32%。
市场人士介绍,在中国推出铁矿石期货之后,看到这个市场良好的流动性、公平合理的交割方式和较好的套保效率,境内外贸易商和国内钢厂纷纷从新加坡掉期市场回流至国内。同时,受益于健全的产业链期货品种体系,企业利用期货的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比如从直接套保到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赚虚拟钢厂利润,还有金融机构探索银期合作新模式,在风控完善的前提下,对贸易融资的铁矿石现货开展套期保值操作,实现多方共赢。与此相随的,是国内铁矿石期货期现价格相关性极高,2014年以来铁矿石主力合约与相关市场的价格相关性基本保持在90%以上,连矿价格已经成为现货市场贸易和境外衍生品交易的重要参考因素,期货价格已经对普氏指数有了实质性影响。
铁矿石期货市场的发展让业内市场人士为之欢欣,不过,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铁矿石期货虽然在定价影响力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际贸易定价仍然以普氏铁矿石美元指数作为结算依据,对我国企业十分不利。这些衍生品都以国际铁矿石价格指数为标的,适应和配合着现货贸易指数结算体系,由此也巩固了美元价格指数的国际结算地位。我国如不加紧推进,待铁矿石国际定价中心花落别家,国内铁矿石期货对国际市场定价的影响将会极为有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