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纳米产业进入“爆发阶段” 科学家持谨慎态度

纳米产业进入“爆发阶段” 科学家持谨慎态度

发布时间:2015/9/17 0:05:01

      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会议首设纳米技术产业论坛,与会者认为“纳米产业已从萌芽期进入即将爆发的阶段”。


纳米技术是指对100纳米(1纳米为10亿分之一米)级以及更小尺寸的材料、器件、产品等进行加工操作的技术。它可以加工极其微小的设备,物质在这一尺寸也会呈现出许多新特性。上世纪80年代以降,纳米概念逐渐风靡。


“纳米尺度及其特性,能够解决传统行业的瓶颈。”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任红轩8日对中新社记者说,比如纳米绿色印刷解决了传统激光照排的硬件材料及废水污染问题,纳米技术为治疗癌症带来新曙光。


一些纳米技术已被应用于日常生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宇亮举例说,“很多化妆品内含有能够美白、杀菌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电脑及手机的芯片制造也因为纳米尺度加工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小”。


“纳米技术很难说是一个领域,它几乎已渗透到全领域全行业。”赵宇亮说,仅从本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会议的分会主题来看,就有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学与纳米器件、纳米生物与医学、纳米表征与检测、纳米组装与纳米加工(制造)、纳米能源、纳米环境和纳米催化等。


这种渗透方式赋予纳米产业生命力。世界技术评估中心的报告显示,纳米技术产品及产业工人的规模每3年将翻一番,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产值将达3万亿美元。另有一份报告称2017年中国纳米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元(人民币,下同)。


然而展望这块市场“蛋糕”,专家持谨慎态度。


首先是针对安全性。“大部分纳米材料对于生物体还是安全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知道到底身边有多少纳米材料或纳米颗粒能够进入体内。”已从事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工作15年的赵宇亮说。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亦直言“有关键问题,从事纳米领域的科学家还未搞清楚,比如纳米技术在微观体系展现的性质,能否继续在宏观体系保持不变”。


其次是技术原创性。目前中国纳米科技领域的论文数量、专利数量以及论文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统计数字上看是*,但我们能否敢说在某个特定纳米领域首开先河。”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主任刘忠范批评盲目的跟风之举。


白春礼说,2000年“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引发全球纳米发展热潮,但公众更希望看到一批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成果。


第三是技术转化。“尽管纳米材料显示了产业化以及临床应用的巨大前景,但多数材料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白春礼说。


任红轩说,中国与海外在研究阶段几乎同步,但技术转化周期比国外要长。尽管有海外企业前来接洽,但涉及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官方及科学界也在采取行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纳米选为重点领域,累计资助141个纳米项目。中国科学院正在制定纳米技术的“十三五”规划,纳米先导A计划摒弃发表文章数量的硬性指标。


以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为代表的产学研联盟试图打通科技落地“*后一纳米”。2012年至今,该联盟累计资助100余个项目,有的项目产值已达上亿元。专家表示,纳米技术将为正在升级改造的传统产业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中国也将从“纳米大国”成为“纳米强国”。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 转卖10T压机一台

  • 蒸汽发黑炉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