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模具企业快速崛起 成世界模具业后起之秀
发布时间:2015/9/6 0:04:20
汽车配件生产区内,多个机械手正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一件件汽车配件从模具中被搬了出来……这是近日记者在一汽车厂看到的场景。正是有了模具生产技术,一辆汽车从发动机到引擎盖、车顶盖,再到保险杠的生产,在这里都可以实现。不仅如此,即使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到的塑料桶、杯子、电饭煲、电话、电脑、手机等产品的很多零件也都是用模具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因此,模具也被誉为“百业之首,工业之母”。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模具制造行业每年销售收入为1800亿元以上。在模具制造行业,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和光学塑料成型模具被广泛应用。在这两个领域,中国企业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与国外巨头相比,国内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国际巨头布下的专利“矩阵”,专家建议,国内企业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具设计和制造精细化方面加大投入,并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专利储备,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和电子领域市场的快速发展,模具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很多国际知名的模具厂商,凭借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纷纷抢占中国模具市场,并对中国企业形成“包围”态势。
为了解模具领域的发展现状和专利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组织、机械发明审查部实施了2014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模具行业专利技术分析”课题。该课题组研究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和光学塑料成型模具两大领域,中国企业属于后起之秀。
“截至2014年7月31日,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领域,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其中在中国市场就提交了1378件专利申请,比如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就已提交多件专利申请。”课题组研究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公司已在模具领域提交了近100件专利申请,技术内容涉及轿车侧围模具、汽车车门内板模具、车身冲压件等多个领域。
“作为后起之秀,我国模具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很大。不过,目前,在模具领域,我国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但专利实力仍无法与国外巨头比肩。”课题组研究人员表示。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