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粉末冶金等深加工项目推进铁选冶金业产业升级改造
发布时间:2014/10/20 0:08:14
自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以来,古城朝阳通过持续不断地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了经济大发展。据统计,朝阳市2008年至2013年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293个,完成投资2863.3亿元,其中2013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48个。今年1至7月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8个,完成投资283.8亿元。
六年间,一批重大项目在朝阳安家落户。500千伏燕南输变电改造工程的完成,坚固了朝阳电网骨架;燕山湖发电厂的并网运行,基本保证了生产生活用电的供应;燕山湖发电厂的供热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满足了城市南部区域集中供热的需要,减少了烟尘排放污染;凌钢、鞍凌钢技改项目的实施,开始了由普钢向特钢转变的进程,优化了冶金业的结构;粉末冶金、高纯合金、人造微晶玉石等一大批铁粉深加工、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铁选冶金业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产业的升级改造;立塬新能源电池、九通摩擦材料、沃特派尔泵阀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产业化生产,提升了朝阳市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飞和及云河汽车整车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朝阳市的工业产业结构;朝赤运煤铁路专用通道的运营和朝阳区域内天然气主管道铺设全线贯通,进一步改善了朝阳市能源消费结构;机场扩能改造的竣工,朝阳至北京,朝阳至大连至上海航班的开通运营和锦赤、京四高速公路的通车,大大彰显了朝阳的区位优势。热电联产项目正在试桩,京沈高速铁路实现全线开工,届时将进一步优化朝阳市的能源结构,实现全市城区全部集中供热,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进一步优化朝阳市的交通区位优势,成为京沈“后花园”。
在项目建设上,朝阳市围绕国家政策谋划项目,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上项目,围绕生态建设上项目,从而使得朝阳的项目建设不断向前迈进。据统计,朝阳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于2012年超过百亿元大关,国内生产总值于2013年超过1000亿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经济布局趋于合理。第二产业比重继续提升,冶金、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竞争力增强,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规模企业群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力;第三产业活力明显增强,商贸流通、文化旅游、房地产、金融等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三大主导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工业集群化、农业产业化为特点的县域经济全面崛起,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