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汽车零部件国标亟需出台

汽车零部件国标亟需出台

发布时间:2013/3/29 0:08:18

 汽车零部件标准还并不完善。同时,标准的不完善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零部件体系上的弱势,使得中国汽车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

  在奔驰、宝马、奥迪三个“难兄难弟”被央视曝光的“沥青阻尼板”问题折腾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国内不少汽车厂商也心惊胆战。3月25日,记者获悉,沥青阻尼板实际上可能并非个案,按照部分阻尼板生产厂商的公开资料,国内大部分车企都可能会“中枪倒地”。业内人士认为,沥青阻尼板问题反映了中国在汽车零部件相关国标上的落后,应尽快建立更详尽、更高要求的零部件国标。

  车企集体“沦陷”

  3月19日,央视曝光称,国产的奔驰、宝马、奥迪三大豪华品牌车内均有异味,而“异味”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大品牌为了节约不到100元的成本,使用了在欧洲早已停用20多年的沥青阻尼板。报道称,沥青阻尼板中的挥发气体有致癌作用,属于一级致癌物。

  报道播出后,阻尼片迅速成为热词。资料显示,阻尼片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此外,航天飞行器、飞机等其他需要减震降噪的机械也会用到阻尼片。

  3月25日,记者随机点开了几家小有名气的阻尼生产商网站,发现使用沥青阻尼板几乎是行业共同现象。在吉林一家沥青阻尼板生产商公布的客户名单上,赫然陈列了包括大众、奥迪、戴姆勒等18家车企近百款车型。无锡一家阻尼板生产厂的资料则显示,其主要配套上汽集团(600104)及其旗下两大合资品牌。而重庆一家阻尼板生产厂则将在当地生产的汽车品牌“一网打尽”。

  同日,记者致电上述阻尼板生产厂,但未取得联系。3月26日,记者向上述名单中的部分企业求证也未获得确切答复。不过,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实际上并非所有沥青都会致癌。

  “沥青分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致癌的只有煤焦油沥青,味道比较大的也是煤焦油沥青。只不过目前,中国有部分车企使用的就是煤焦油沥青。”3月25日,某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采用何种沥青作为阻尼板的材料至关重要。

  实际上,各个汽车厂家使用的沥青阻尼板也并不相同。为了不同厂商的要求,供货商有不同产品的参考标准。3月27日,一汽大众奥迪客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声称,奥迪使用的是“改性石油沥青阻尼片”,并非煤焦油沥青阻尼片。

  零部件缺乏相应标准

  但整个事件更出人意料的部分是,尽管沥青阻尼板危害极大,但国内并没有限制沥青用于车内的强制性规定,而国产汽车使用沥青阻尼片也是完全合乎法规的。所以仅从法规上来说,央视曝光的三家企业也并没有违规。

  “整车标准都还没完全到位,根本没细致到具体的零部件上。”3月25日,知名汽车分析师钟师向记者表示,含毒的沥青阻尼板实际上是中国汽车行业零部件安全标准缺失的一个写照。

  以沥青阻尼板所引起的车内空气质量为例,目前共存在地板地毯、引擎盖隔热垫、顶棚等14种汽车车内空气污染源,但无一有相关强制标准。即便是车内空气质量本身,也并未有强制性标准,这也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直呼吁的问题。目前,除了轴承、紧固件等少量汽车零部件拥有国家标准以外,中国大部分零部件还没有统一标准。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海力6吨粉末压机

  • 德国DORST原产50吨压力机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