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在调整中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2/12/27 0:05:07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748.29万辆和1749.3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和4%。根据平均增速估算,我国汽车产销今年有望突破1900万辆。
事实上,从2001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年均增速超过20%,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销量就从200万辆增长到1800多万辆,由一个重要的新兴市场,一跃成为全球*大的汽车市场。这种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都是实属罕见的。然而,从2011年开始,我国汽车市场在复杂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因素作用下,增速放缓。今年如果顺利迈上1900万辆的台阶,市场增幅仍将保持个位数。因此,2012年,我国汽车产业的主题毫无争议地可以表述为调整和变化。而对于广大汽车制造商而言,他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从新兴市场机遇期向成熟市场发展期过渡。如何调整思路,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将在未来新的十年,决定企业的发展层次。
作为这个产业的长期观察者,我们试图用五大关键词来勾勒2012年中国汽车的大轮廓,直击产业发展内核。
微增长
我们可以先看这样一组数据,2008年我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938.05万辆;2009年达到1362.16万辆;2010年共销售1804.19万辆;到2011年,销量达到1853.34万辆。增速持续放缓,我们该怎样解读?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认为:“今年的车市持续低速运行,所谓低速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到目前为止,1至9月份的需求增长率只有2.8%,跟过去十几年的速度相比差距很大,持续就是连续,去年就是低增长,今年又是低增长。”但是对于业界目前普遍定义的微增长,徐长明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根据对全球汽车市场先导国家的分析,每个国家汽车市场的发展都有两个高速增长的时期,*个高速增长期是从千人5辆车一直发展到千人20辆车,这是速度*快的时期,销量平均增长率大概在30%左右,持续时间比较短,大概在五年。我们国家*个高速期是从2001年到2008年,年均30.4%,2001年我们的千人保有量达到4.7辆,2008年达到千人21辆;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是从千人20辆一直延续到千人130辆,大概持续时间是10年左右,销售的年增长率是20%。2009年我国从理论上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但是我们由于汽车产业的振兴规划,把速度反而提上去了,现在有所下滑,也是正常的。他判断,在第二个高速增长期,由我们国家经济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时间相对会比较长,大概要15年左右,年均速度相对低一点。“但离微增长还有很长的时间。”
消化库存
库存压力成为今年很多汽车经销商面对的共同难题。由于受到市场增速放缓、需求下降,以及厂家加快扩网布局等因素影响,导致汽车经销商普遍出现库存大的问题,而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又再次卡住了经销商发展的命脉。根据一项全国车市经销商库存系数调查结果,今年10月份已经有超过八成经销商的平均库存超过1.5个月,有的甚至达到2.5个月。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协会会长何黎明表示,今年整个新车市场增长处于低速增长的态势,市场的稳定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他认为,2010年以来,国家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引发了当时汽车市场的井喷,但也透支了今天的市场。而近两年来各地纷纷采取了限行限购,对汽车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一些进口品牌供应商对中国市场预期过高,其结果是库存居高不下。
记者也观察到,众多豪华品牌将今年的业绩寄希望于中国市场,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年初开始的各品牌之间的竞相降价,而一旦有“标杆”车型降价,就将迅速得到其他主流品牌的响应。从年初奔驰E级、S级率先降价,在宝马7系、奥迪A8L等车型先后跟进,豪华车市场价格一度波动剧烈。过惯了好日子的豪华品牌经销商们从过去加价卖车到如今降价“保命”,着实体验了一把“云霄飞车”的刺激。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