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离歌” 外资撤出风潮下的中国制造业

“离歌” 外资撤出风潮下的中国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2/8/3 1:47:00

  7月18日,国际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放出消息,将在今年年底前关闭其在华的*后一家直属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的全资子公司。
  这并非近期*决定离开中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今年年初,美国消费品巨头佳顿、卡特彼勒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将部分产品从中国多家代工工厂撤回本土生产,许多"中国制造"正逐渐变成"美国制造"。
  而在另一方面,伴随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人民币连续小幅升值,使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成本优势已明显减退,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正以其相对更低的薪酬水平承接中国制造的大量转移。
  当大洋彼岸重提"再工业化"口号,并因就业率等问题而日益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当国境之南的诸邻正施展着招商引资的 "吸星大法",面对前后夹击,中国制造业该何去何从?
  /趋势观察/
  使用外资罕见连降 中国招商优势渐消
  FDI是中国对外资吸引度的一把标尺,这一数据仅在5月出现了同比增长,随后便又掉头向下。商务部数据显示,6月FDI同比回落6.9%。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FDI已连续6个月下滑。虽然5月0.05%的同比增长显现短暂回暖迹象,但6月再次续演此前跌势。
  1~6月,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705家,实际使用外资59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1%和3%。其中,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动向尤其值得关注。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70.2亿美元,同比下降5.1%,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5.7%。
  纵观阿迪达斯等已经或即将撤离中国的企业不难发现,除经营战略调整和资金情况外,成本是倒逼外企按下撤出确认键的*大原因。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代表的外向型工厂聚集地,一直以来*吸引外资的便是廉价的劳动力,传统的"三来一补"贸易方式,在中国完成的也仅仅是人力加工。而伴随我国刘易斯拐点的来临,"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再加上人民币已经连续7年保持小幅升值态势,我国原有的优势已明显减退,内资和外资企业均在面临炙烤。
  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2011年底,海关总署对1856家出口企业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企业高达80.4%。有外资机构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纺织品制造企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88欧元~300欧元 (约合人民币1450~2320元),而孟加拉国只有80欧元左右,越南也不到120欧元,如此来看,中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东南亚的两倍以上。
  即便和美国这种工资水平处在世界一线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也未见得存在优势。有专家指出,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倍,所以中国劳动价格虽比美国低,但并不一定代表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便宜。基于此,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运输产品、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的制造业将回归美国,所涉及产值约占美国从中国进口额的30%。
  而在另一方面,撤离中国的外资不愁没有下家。在东南亚等亟待发展的国家,跨国公司的工厂落户是他们竞相争抢的香饽饽。由于中国内地工资及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使东盟制造业的竞争力相对提高。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一度是耐克*大的全球制造基地,生产了40%的耐克鞋,但目前越南已超过中国成为耐克*大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希望能吸引本国企业回流本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在参观完波音公司的工厂后表示:"美国工人的生产力是全球*高的,如果美国工人能同中国或欧洲工人公平竞争,美国工人总能胜出。"
  奥巴马此言并非无的放矢,以工业起家的美国,曾试图以金融精神取代工业精神,*终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惩罚。"再工业化"是本届美国政府力推和践行的*主要口号,也是其谋求连任的核心资本之一。
  面对前后夹击,中国制造业该何去何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宋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制造业仍然具备强大优势,我国在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制造业产业链以及劳动力素质仍然在世界上处于*地位。
  他认为,转型期间我们也需要对结构以及分布进行调整,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国内的加工制造业梯度转型和升级,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服务业的开放程度。
  /样本剖析/
  企业外迁调查:中国制造变越南制造
  张强(化名)是越南一家代工工厂的小企业主。他在国内时靠做五金起家,2008年到了越南河内以后,生意愈发红火。目前,凡是能够赚到钱的代工单子他都愿意接。
  "国内的五金制造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反倾销调查的限制,很多工厂由于没有进出口权,只能靠贸易公司帮忙,各种费用算下来有时甚至会超过货值本身。因此,很多商人都把越南做为进出口的一个中转站。"张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进出口的中转站
  "现在国内迁到越南的工厂主要有纺织、鞋帽、五金、家具建材、机械零配件几大行业,主要以小企业主居多。"张强向记者介绍,由于国内制造业利润不断被压缩,以及产品出口受限等原因,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正在加快外迁的步伐。"小企业在越南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简单加工,一方面可以直接在当地市场销售,另一方面还可以再出口到欧洲、美国,甚至是运回中国。"
  事实上,越南已开始成为中国对外进出口的一个中转地带。
  中国的五金行业是典型的出口型行业,也屡遭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措施。张强表示,近年来由于贸易摩擦不断,五金出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今年一季度国内的生意比上年同期淡了近60%,宁波、义乌一带的五金制造公司也开始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他解释称,越南有众多的华人华侨,国内小企业主想要去越南发展,必须要依靠当地华侨的势力。"这些华侨既是保护人,同时又是介绍人。货物进出口的申请,只要有人介绍、有钱打点就可以拿到。"
  张强表示,在越南做生意必须要面临政策变动等风险。"越南目前的经济环境类似于我国上世纪的60、70年代,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了规避风险,很多小企业都在越南和中国同时设厂,在越南只做较为基本的原材料粗加工,然后再进口回国内进行深加工。"
  据了解,很多小企业主都采取在国内找客户接单,再由越南工厂加工制造,*后出口回中国的模式赚钱。"越南还是海外产品进入中国的一个中转站。欧洲、美国的货物先运至我国的香港特区,然后再到达越南,由广西口岸*终运至中国,从而打破国内进口高关税的束缚。"
  "游牧"的制造业
  统计显示,在过去5年中,越南海外资本投资平均每年有22.16%的增长。
  晋亿集团驻越南的一名管理人员余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越南正成为制造业企业迁徙的重要目的地。相对于中国来说,越南*具竞争优势的是人力成本、厂房租金以及政策优惠等。
  "越南的人力成本约为中国的2/3。目前国内的普工月薪已达到3000~4000元,越南还不到2000元人民币。同时,厂房租金方面也只相当于国内的1/3左右。事实上,越南*具吸引力的是其税收优惠,外资企业在越南前3年免税,第3至5年税率为5%,其后税率约为10%左右,低于国内的水平。"
  深圳市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东南亚物流运输公司,其海运部负责人黄女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几年来由国内向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搬迁的工厂数量正在逐年增多。
  "目前国内制造业搬迁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为外资企业,比如今年以来很多日资企业开始将工厂整个撤出中国;另一种是国内的小企业,他们将二手机械设备通过海运送到越南,再在当地开设工厂,一般情况下使用小型机械的工厂搬迁只需要2个集中箱就能完成,运输费用约为十几万元,再加上机器费用、厂房费用,总共大概只需要70万~80万元。"
  然而,同中国一样,越南的制造业也在饱受通货膨胀、地租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在2005年,我们的工厂只要70万(越南盾)就可以招到人,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涨到300万了。另外,由于劳动力素质等原因,在国内一个普通技术工人能做的工作,在这里往往需要2个人来做。"余先生表示,正因为如此,现在部分进入越南的工厂已开始准备迁入人力成本相对更廉价的缅甸等国。
  制造业,如今好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一般正进行着不断迁徙的历程。
  /原因解析/
  "转、逼、压、接"四因素促成制造业"下南洋"
  几百年来,大批华人漂洋过海来到东南亚国家谋生,被称为"下南洋"。随着当今世界进入到经济全球化时代,近年中国制造业"下南洋"也渐成趋势。
  制造业转移四动力
  客观来看,这种趋势源于四方面的因素。
  "转":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不断强调提升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聚集地,东部沿海地区正积极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主动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如富士康那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就是这样的例子。但从国际产业结构转移角度讲,向周边国家转移也是一个重要选项,特别是向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更符合雁行转移规律。
  "逼":作为贸易大国,近年来中国遭遇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事实上,欧美国家制造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并不完全是为了与中国制造业争夺"饭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追求贸易平衡、压迫人民币升值、争取大选选票等考虑,因此即使不从中国进口,美国也需要从其他地区进口。
  "压":近些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弱化,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加大等原因,中国制造业赚钱更加不易,而上述东南亚国家客观上成为投资洼地。
  "接":近些年来,许多东南亚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在进口设备关税减免、利润汇出等方面对外资的政策优惠力度也并不弱于中国,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接得住从中国转移出来的项目。目前,中国企业在柬埔寨、越南等国都建立了工业园区,无论对于外资企业"下南洋"还是对于中资企业"走出去"都是好的落脚点。
  倒逼"走出去"战略实施
  眼下出现的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看似存在着经营主体上的差别,前者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海力6吨粉末压机

  • 德国DORST原产50吨压力机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