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强国的基础

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强国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1/10/13 2:09:17

 
     近期,汽车行业论坛相继举办,包括政府官员、内外专家就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发展、自主创新等热点话题纷纷发表意见和观点,从战略高度、前瞻性思维、国际化视野,共同探索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其中,一些专家在演讲或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强调了零部件作为汽车产业的基础作用,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和核心技术等给予了更多关注和有价值的思考。记者把这些专家有关零部件行业发展的精彩论述与独特观点进行了搜集与整理,供广大业内人士借鉴与参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

    
自主创新切忌浮躁     

    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的进步是非常大的,缺的是核心技术,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太少,要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还要作非常大的努力,需要从基础技术做起,包括结构、材料以及设计理论方法等。有人说我们的积累不够,这只是表面现象,这与我们多年来的浮躁有直接关系。试验数据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如果不踏踏实实地做好研究工作,数据就不可能有,核心技术永远也掌握不了。我一直讲八个字:自主、认真、苦练、创新。只有自主才能培育人才;只有认真才能学到东西,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水平;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踏实苦练,才能出真功夫、出高水平;只有创新才能掌控未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前途,要在学习中创新,实现超越,中国汽车才有希望。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体制改革,坚持引进消化创新的路线,努力争取双赢、平等的国际合作,鼓励自主平台,发扬创新精神,从技术的自主权转变成技术的主导权,向开发本土化和知识本土化转变,力争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就有进入良性循环的可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

    
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支撑起年产1800万辆汽车生产配套的规模和满足商用车、中*乘用车80%以上零部件本土化的配套要求。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并未随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而逐渐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极大地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

    目前,上汽、一汽、东风三大汽车企业的销量可以进入世界整车前十的行列。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是:世界汽车零部件100强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这是个非常尖锐的问题。2010年,世界汽车零部件100强中有3家韩国企业,我国依然没有一家入围,这反映了中国在汽车零部件方面与国外差距有多大。

    我们的体制和机制限制了很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现在中国差什么?差的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怎么解决?靠的是创新和人才,这需要培育和发现,需要宽容的环境鼓励创新,激励创新,宽容失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

    
合资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     

    合资只是一种手段和一种工具,国家政策也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想达到目的就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引进先进的产品技术,第二实现零部件本土化,第三达到自主开发。事实上,在近30年的合资实践中,却发现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零部件本土化根本不会导致产品开发能力的形成。

    把合资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学习条件,作为一种实践工具,然后通过合资、学习把这种能力转移到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上,提升自主开发实力和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在行业的发展现实中,合资这条路显示出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强了,它已经形成我们很多企业的战略而固定下来了。对于这种心理上的锁定,使很多人愿意躺在上面,再也走不动自主开发的道路。这种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扬

    
别让零部件拖了汽车产业的后腿     

    我们要建成汽车强国,零部件是*重要的基础。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整车企业发展较快,但缺乏强大的国内零部件企业作为战略伙伴,高端零部件企业几乎全为外资独资和控股企业。

    各种问题仅靠汽车行业自身解决不了,我们需要走向汽车生产强国和汽车社会的国家战略。首先,政府各部门要协调一致,产业准入、财税体制、研究开发、市场体系、资源利用与回收等方方面面的政策导向要一致。其次,各行业间也要有彼此协调的发展战略。如,汽车发展与城市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汽车产业发展与钢铁、石油、电子等产业发展,汽车制造业与汽车装备、物流发展,汽车使用与汽车销售、维修、改装以及回收利用再制造等都需要协调一致。

    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向阳

    
核心技术遭外资垄断封锁亟待突破     

    自动变速器技术堪称核心零部件中的核心技术,能否掌握诸如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一直是国内相关汽车企业中方老大久治不愈的“心病”。那么这“心病”该怎么治愈?总的来讲,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基本战略是垄断封锁,因为自动变速器是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自动变速器的单件利润率要高于发动机的利润率。

    徐向阳提出,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可在5个方面进行尝试突破。*,要承认我们存在的技术差距,我们要积极采取国际化合作的战略。通过国际化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第二,我们要在国际化的合作中自主创新,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现在自动变速器行业非常缺人才。谁是学自动变速器的,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研发技术,各个公司都抢。很难找到这样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队伍。

    第三,我们要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包括从原材料一直到整车,形成一个产业链。只有产业链强大了,自动变速器行业才能强大。

    第四,自动变速器企业自身要合作共赢,大家能够共享产业链。

    第五,整车企业要敢于吃螃蟹,选用自主品牌的自动变速器。如果自主品牌的整车企业不选用自主品牌的自动变速器,我们造出来给谁用?跨国公司一开始不会用。只有在整车企业上用了,大家验证了你的可靠性、你的质量,才能够推广到跨国公司,才能使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财政部关税司司长王伟

    
未来关税税率助力减排和零部件     

    进一步利用暂定税率手段促进汽车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必须做到“四要”。一是要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和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更加有针对性地调整汽车产品的暂定税率。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听取行业主管部门、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相关科研单位的意见,科学周密地制定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暂定税率方案。三是要结合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对汽车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将关税调整的重点放在可对汽车产品技术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国内暂时还不能生产或其指标不能达到要求的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方面。四是要提高暂定关税调整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要根据国内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暂定税率涉及的范围、税率水平和实施期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

    
当务之急是提高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     

    自主创新有很多内涵,包括技术方面的、产品方面的、管理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跟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也不一样,能力是指持续创新的一种能力,需要人才队伍、装备、工艺、流程、数据库等等,而且自主创新涉及不同层面,有个人层面、团队层面、单位层面、行业层面、国家层面。另外,自主创新当然不排除国际合作,因为我们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要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则,很显然自主创新是必须的,而且我们要跟参与国际化的合作与竞争形成良性循环。

    只有通过创新,而且我们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够自强不息。但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惟有持续创新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创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不是想创新就能创新,需要创新精神,更需要刻苦精神和奉献精神,创新需要全社会的持续支持。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差距还很大,当务之急是提高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总裁陈滨

    
零部件企业做强必须全方位领跑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培育出很多零部件细分市场龙头企业,但是零部件企业要想做强必须走向研发、工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海力6吨粉末压机

  • 德国DORST原产50吨压力机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