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崛起

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崛起

发布时间:2011/7/28 4:20:1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中国逐渐发现,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遭到了严峻挑战:国外订单锐减,占GDP相当比重的出口外贸直接受冲击,拖累整个经济;近年来随着“用工荒”扩散以及工人工资水平增长,国内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堪忧;过去在粗放型投资模式下,各地方密集上马的工业项目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失,代价沉重。

  中国开始反思:我们还能依靠过去的模式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吗?我们还要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获取低效率的增长吗?未来拉动GDP的主要力量将来自什么经济领域,新的出路在哪里?在此背景下,沿着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变化轨迹,“高端制造业”开始在政府和工商界得到充分重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所谓高端制造业,从行业的角度讲,指制造业中新出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行业;从所处产业链的环节上讲,其处于某个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具体来讲,诸如能源和运输等基建设备、工程机械、国防装备、科学及控制用仪器、汽车、家电等产品的制造都属于高端制造业。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从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向科技和资本推动的高端制造业过渡,是近年来外贸领域出现的新突破口。当前中国在家电、纺织、家用日化、电讯及声音录制设备、电子元件零配件等产品的生产上已处于净出口状态,产能扩张有限,并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速也开始放缓。另一方面,中国虽然已是制造业大国,但很多高端产品依然依赖进口,诸如电力机械、科学及控制用仪器、特种工业机械、精工机械等工业成品仍处于净进口状态,未来这些“高端制造”领域有望通过产业升级形成进口替代。同时,中国在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已开始形成有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未来增长潜力很大,有望通过“高端出口”来创造效率更高的外贸收入。

  “高端制造业”意味着产业竞争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换代,这也是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阶段之后的发展需要。过去十年占中国GDP增长*大比例的是重工业,重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能源消耗,粗放式增长模式使环境承载巨大的压力。而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重工业化尾声,以2007年以来钢铁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为代表,传统重资产工业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驱动下,未来的产业升级将在目前的产业上进行并走向深化;同时,由收入分配改革带来的低收入人群收入提高等因素,也将从劳动力成本以及需求升级上拉动产业升级。

  未来中国的产业升级路线将具有以下特征:技术难度和壁垒相对较小;市场规模巨大;需要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上下游配套;从现有产业上升级,通过进口替代等方式。这些都和高端制造业的特征相吻合。

  经济界专家分析,随着重工业、房地产对经济的带动周期进入尾声,“十二五”初期政府已将先进装备制造业定义为国家支柱产业,装备立国的思路逐步确立。因此可适当关注在国际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具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轻资产的高端制造业,诸如铁路设备、海洋工程、核电、电网设备、风电、精细化工、新材料、汽车、家电等行业;此外随着产业升级走向深化,重卡、工程机械等劳动替代性行业也在快速增长。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海力6吨粉末压机

  • 德国DORST原产50吨压力机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