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模具复苏“领头羊”
发布时间:2011/4/20 4:19:07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发展迅速。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在模具进出口中的比重高达50~70%。随着中国机械、汽车、家电、电子信息和建筑建材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比例还将持续提高。据介绍,制造一款普通轿车约需200多件内饰件模具,而制造保险杠、仪表盘、油箱、方向盘等所需的大中型塑料模具仅约50%能够满足。而塑料建材大量替代传统材料也成为所趋,预计2011年全国塑料门窗和塑管普及率将达到30%~50%,塑料排水管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对模具的需求。罗百辉表示,模具市场的总体趋热是平稳向上的,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模具业的高速发展给予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即模具发展1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模具是推进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发展和升级的关键支撑;同时,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模具工业的发展。罗百辉指出,在汽车行业领域,模具装备是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节能环保型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推进的重要保障。在家电领域,家电零件成型依靠扳金冲压、塑料、发泡、吸附等各类模具,模具制造的水平是实现我国家电转型升级(如低噪音、节能节水,多间室)的技术保证。在航空装备领域,钣金装备、飞机内饰件模具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对航空制造、减轻飞机的自重、节约燃油等具有关键作用。在电子专用装备及新兴产业配套领域,如IT模具中电脑周边模具、媒体数码产品模具、光电通讯产品模具、网络产品模具、钟表礼品模具等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精密、超精密模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轨道交通领域,动车组走行核心部件超高速(300公里以上/小时)精密轴承模具核心技术、铁路重载货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轴承、齿轮传动装置、高速动车组用齿轮箱精密铸造模具等是轨道交通发展的必需。
从产业布局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模具工业*为集中的地区,近来环渤海地区正在快速发展,中西部模具也在崛起。“十一五”以来,已有50多个模具生产集聚区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其中还有一些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模具城”,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集群式生产方式发展主要反映在模具生产集聚区的发展上,目前一些新的生产集聚区也已开始其服务于模具行业广大中小企业的各种服务平台和服务形式越来越多,服务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服务产值上升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已进入到各地模具生产集聚区(模具城、模具园区等)的企业已有2000多家,年总产出规模已达300亿元左右,其中模具约占三分之二。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地域特点明显,主要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模具生产*集中的地区在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地区,约占全国模具产值的2/3以上。塑料模具与模具整个行业的地域分布相似,浙江、江苏、广东塑料模具位于全国前列,其产值在全国模具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70%。可以看出,2008年前5个月,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产值共计235.8亿元,占整个行业产值的64.89%,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
浙江模具工业主要集中在宁波市和台州市,宁波市的余姚、宁海、慈溪及鄞州主要生产塑料模具,北仑以压铸模具为主;象山和舟山以铸造和冲压模具为主。台州市模具企业主要集中在黄岩和路桥,塑料模具占大多数。
浙江省已经逐步形成了模具产业集群,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或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自1997年开发建设以来,余姚模具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现已形成一个规模大、档次高的产业集群。目前,模具城拥有模具企业1300余家,从业人员4.5万人,全行业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达31.5%。累计有91副模具被中国模协评为*优质模具,数量居全国各县(市、区)之首。余姚模具继2007年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后,2008年再次获此殊荣。无独有偶,2008年7月,黄岩塑料模具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为浙江模具业再添光彩。黄岩塑料模具的入选将进一步推动当地乃至我国塑料磨具产业集群的建设,拉动塑料模具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塑料模具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滁州是中国家电模具业的发源地。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了解,近年来,滁州家电配套企业发展迅猛。滁州现有模具生产企业近百家,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达7000人,以冰箱真空成型模具和发泡模具制造为主。目前,滁州已经成为全国*大的冰箱制造装备和模具生产基地,冰箱箱体和门发泡线、发泡模具、吸塑成型模具等关键主体设备销量占据国内市场80%的份额。代表性企业有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原中国扬子集团滁州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市宏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市经纬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科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市博精模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
2010年,滁州模具行业实现销售收入约4.5亿元,拥有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多项专利,与国内外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产学研联合攻关自主创新体系”。每年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达200项。
近几年,在滁州家电模具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模具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模具企业与冰箱企业一般采用竞标的合作模式。每一副模具都有多家模具企业参与竞标,报价低者中标,因此,企业间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模具制造已到无利可图的境地,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效益和持续发展。同时,滁州模具业仍缺乏*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由于近几年模具企业利润下滑,技术资金投入减少,导致科技进步的步伐不大。企业缺乏核心竞争技术,行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较低,对模具质量、成本产生较大影响,企业各自为政,整体协作能力较弱。
滁州家电“十二五”规划指出了滁州模具业的发展方向。即建立以吸塑、发泡模具为特色的工业园,依托现有群体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继续保持冰箱吸塑、发泡等模具的*地位,重点在大型精密模具、高速冲压模具、级进模具等方面实现跨越发展。此外,滁州模具业还必须以产业链为基础,完善专业配套服务。
同时,滁州模具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还必须加强产业布局导向,以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为纽带,鼓励家电模具企业,特别是具有全国*地位的模具企业向滁州集中。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包括协作件厂商、工业设计机构、物流企业等,形成人才、资金、主导产品、配套件、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相对集中的一体化家电装备产业体系,提高家电及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滁州家电“十二五”规划预测,到2015年,滁州市规模以上模具生产企业将达到50家,模具产业规模超过15亿元。
滁州市宏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滁州模具业的重要企业,我们认为,滁州市还应该成立有关协会,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和理解,逐步构建诚信体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企业间的通力合作。协会内的企业可以联盟的名义承接业务,根据企业情况和各自特点,经过协商进行内部专业分工,避免恶性竞争,减少内耗,维护企业利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另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滁州模具业不能只做低端产品,靠低价格取得订单。必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做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模具。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各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人才流失,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企业的全员素质。
现在,我国模具行业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年产值超亿元的模具企业,如:深圳群达国际模具集团、东江模具集团、易模塑科技集团、迅兴模具集团、银宝山新实业,东莞骏艺模具集团、伟盈集团、富裕制模、茂森集团,佛山圣都模具、奔达模具、百年模具、新的模具科技集团,河源龙记集团,广东巨轮模具,上海屹丰模具集团、春旭集团,浙江黄岩陶氏模具集团、黄燕模具集团、宏振机械模具集团、台州模具集团、忠大模具集团、胡氏模具集团,江苏昊达模具集团、江阴模具集团(1200万美元收购美国思威尔公司)、昆山鸿运精密模具集团,湖南省模具公司、湖大三佳模具工业公司、湖南晓光模具公司、湖南亚太实业公司、湖南晟通集团、迅达集团,四川成飞集成科技、普什模具集团、广安光前集团,陕西省模具集团、湖北先锋模具集团、云南昭通张氏模具集团、福建五友模具科技集团、河北兴林汽车车身模具集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