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迎良好机遇
发布时间:2016/9/7 0:06:17
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战略转型的一年,尤其是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下,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绿色发展之路正在蓬勃展开。
“十二五”期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500万吨,年均1100万吨,相当于全国有色金属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再生有色金属产量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产量的总和。就产业规模和产量而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再生有色金属大国,但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装备原生落后、产品传统低下,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再生有色金属绿色制造的潜力
中国再生有色金属工业绿色制造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其中包括了工艺、技术、装备和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制造。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再生有色金属绿色制造成套设备的研究和应用
再生有色金属绿色制造成套设备包括了原料预处理、火法熔炼、湿法综合回收等成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在原料预处理方面,针对越来越复杂的混合废金属碎料的分选,除杂成套装备,技术性能稳定和高效的导线处理成套设备在行业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火法熔炼设备方面,绿色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低成本、高效率、高金属回收率以及清洁生产方面。处理低品位废铜的熔炼成套设备,含锌灰渣、铝灰渣综合回收利用成套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在行业的绿色制造和转型升级中首当其冲,并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目前,湿法工艺流程在行业的应用方兴未艾,成套湿法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离子交换、溶液萃取、精炼提纯、废液净化、废水循环利用为一体的湿法成套技术。
2、绿色制造工艺的设计
目前,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工艺设计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技术思路,只重视主金属的回收,忽略了多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尤其是在工艺的设计中沿用传统工艺,没有带有革命性的工艺设计,可以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绿色工艺设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智能化控制
传统的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大量采用人工,一些重要的操作、控制、判断靠的是经验,有很大的出入。通过智能控制,不仅可以实现生产中一些关键工序智能化,而且还可以取代一些高温、危险、腐蚀性等工作岗位。
4、保质利用及新材料研发
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品一直在初期产品和附加值低的产品中徘徊,且研发进展缓慢。尤其是一些*次的废有色金属的保质利用问题没有取得实质进展,如变形铝合金废料的保质利用问题,至今没有形成工业规模的保质利用技术;还有绿色产品的研发,如铅黄铜在使用中存在着铅溶出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研究用于生产水暖件的绿色铜合金是当今废黄铜直接利用的一大课题。
5、节能环保技术
节能环保也是“中国制造2025”文件重要内容之一。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主要包括有专业特色的,针对不同再生金属品种、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的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二恶英的治理是本行业烟气治理技术的重要课题,也是烟气治理技术的重中之重,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工业化。对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研发和设计节能的生产工艺、制造节能的设备、如何降低燃料的消耗、余热的利用四大重点,缺一不可。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和推广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研发潜力和市场需求巨大。
6、技术标准
标准的作用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提高市场认可度,推动产品走向世界。再生有色金属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发展迅速,标准*多,需求大,发展潜力大。
再生有色金属转型升级展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绿色制造标准先行
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技术标准的意义重大,在绿色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绿色装备制造方兴未艾
在绿色装备设计制造将方面,专业的再生金属装备设计和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除一些知名冶金设计研究院外,一些专业的设计公司、制造公司正在兴起,一些公司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成套设备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