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钱景”广阔 零部件商加速转型
发布时间:2016/7/5 0:10:02
毫无疑问,未来汽车将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领域发展,在众多车企纷纷宣布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同时,汽车产业背后的供应商也将面临业务结构的调整甚至是破局,新能源核心零件和智能方案将是新的增长点,此外资本层面的兼并重组在未来几年同样将影响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格局。
目前零部件企业的转型有三个方向:
1. 立足主业,开拓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内的研发和布局。提供智能互联化的用户出行服务,利用车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普及提供电气化、车载互联、ADAS技术等解决方案。
2. 资本层面的兼并重组,利用并购拓展业务范围,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
3. 向上造车,相较以前传统汽车造车资质“一票难求”,新能源造车政策的改变,为零部件企业进入整车领域提供了难得契机。
开疆拓土布局新的动力源
对传统零部件企业来说,新能源零部件无疑是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原有的内燃机技术,可能慢慢的会被电动系统取代。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是电动车*核心的技术。这三项技术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加速和操控性能息息相关。
未来汽车“钱景”广阔 零部件商加速转型
新能源化使得造车门槛更加低,原有动力系统的技术积累优势,未来可能慢慢减少,诸如博世、德尔福、大陆等老牌零部件公司,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也可能会逐渐消退。
面对未来,传统汽车领域的巨人已经开始行动,博世曾在2014年收购了美国加州的一家新兴公司--Seeo。Seeo有着*的电池技术,特别是新型的固态电池。博世称将在2020年之前发售一款固态新型电动汽车电池,能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一倍,同时成本减半。
国内企业同样在三电领域积极布局,去年均胜电子合资成立“宁波产城均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超级电容和电池管理系统;斯太尔 1.53亿元投资新能源汽车用碳酸锂电池材料公司等。浙江亚太机电宣布投资Elaphe公司20%股权,同时将在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占有超过51%的股份。而Elaphe公司正是电动汽车及其他车辆轮毂电机技术供应商。
拥抱智能互联化的用户出行体验
伴随车联网技术的普及,汽车的孤立性正被逐渐被削弱。未来场景中驾驶者可以随时借助车载或移动设备接入网络。此类趋势给汽车行业带来的一大变化是,围绕消费者出行而衍生的各类服务将成为充满机会的蓝海。
无人驾驶技术在未来几年中将获得质的突破,通过与云端数据之间的交互,可以为车辆提供包括交通堵塞、道路施工、弯道视觉盲区在内的道路信息。在*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和高精地图的配合下,汽车能够提前预见道路状况,并据此进行优化及快速调整,从而保障行车安全及道路畅通。汽车成为新的智能终端已变得越来越现实。
未来汽车“钱景”广阔 零部件商加速转型
当手边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类似Apple Watch这样的设备同样可以作为虚拟钥匙的载体。这无疑为汽车租赁、汽车分享等新型出行模式提供了便利。
丰田公司的第二大供应商爱信曾表示,丰田到2050年基本消除传统内燃机的目标有可能会促进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型。丰田的目标意味着零部件制造商需要为未来占主导地位的混动车或者燃料电池车准备供应。供应商需要提前做准备,因为汽车的电气化有可能意味着我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零部件不能再在汽车上使用。随着车企不断加大自动驾驶方面的研究,爱信精机也在扩大汽车导航、泊车辅助系统等方面的业务。
除去电力动力系统,博世瞄准的另一个方向是汽车软件,比如发动机控制软件。软件的开发除了汽车电子智能化,还应用到物联网领域。博世计划将汽车和家居进行物联,比如在汽车上可以控制家里的安防系统,甚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
重组并购拓展业务引进技术研发经验
过去几年业内已有很多转型升级案例,2016年将有更多零部件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向智能、互联、新能源等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新业务转型发展。
对于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而言,重组并购意味着开拓业务链,提升某些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研发能力,而对于国内零部件企业来说,并购是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绝好机会。
未来汽车“钱景”广阔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