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材料产业发展提速
发布时间:2014/9/12 0:05:2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年昆明产业建设的一大关键词,也被列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其中昆明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稀贵金属产业为主导的新材料优势集群,特别是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区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含金量大幅提升,水平和规模均居云南省*地位。
形成稀贵金属产业集群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昆明高新区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中了云铜股份、贵研铂业(600459)股份有限公司、云铜锌合金、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公司等12家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并引入了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冶金集团技术中心等6个*、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机构。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000余项,获授权技术专利300余项,发展形成了集采、选、冶、精深加工和研发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价值链。2013年,高新区集中发展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已占园区半壁江山,占比达到53%。
同时,矿产资源丰富的东川,也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稀贵金属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优势集群。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共有稀贵金属产业企业16家,形成了云铜稀贵公司、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等带头企业,主要生产精铋、电铅、白银、钴盐、黄金、电子材料等稀贵金属。而根据东川区稀贵金属产业战略意图和战略发展,将结合云铜稀贵公司、云铜杆业公司及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产业特点和基础,致力打造稀贵金属和小金属战略平台,创建稀贵金属产业示范基地。
提升含金量加速发展
但不可否认,新材料产业对昆明市经济贡献度方面依然不高。高新区投资促进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依托云南省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产业,努力使之成为当地发展的支柱,产值占到高新区总产值50%以上,但围绕有色及稀贵金属深加工的新材料产业的产值比例非常低。该负责人认为,技术滞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是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目前,高新区新材料产业方面许多企业还处于单一产品多,系列化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的情况,同时高附加值材料制品少,而一般粗加工冶炼产品及原料型产品比例大,新材料制品比重也很低。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区,很多企业还是以原材料加工为主,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而新材料研发环节技术集成不够,缺少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主要原因。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昆明高新区采取了将重点企业打造成行业*的方式,提升整个产业话语权。积极支持云南锗业(002428)、贵研铂业等大型企业集团引进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创新,加大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持续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同时,加快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有效集聚,延伸产业链,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联合体,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新材料技术创新平台。
“十二五”期间,昆明高新区将重点发展云南锗业高纯锗材料、锗元器件以及与锗关联的终端高技术产品;重点发展贵研铂业的贵金属特种功能材料、贵金属高纯功能材料、贵金属信息功能材料、贵金属环境及催化功能材料的开发和深加工。
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也将整合稀贵金属领域资源,建立富有活力的创新发展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引导,为稀贵金属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搭建多种平台,为稀贵金属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吸收省内外、国内外*人才和团体,加强相关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的科研支持。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