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粉末冶金结构件行业发展趋势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6/6/14 23:35:37
我国粉末冶金制品行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步以来,经历了曲折和磨练,由于该工艺是一个节约型的行业,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虽然与国际同行相比还处在发展阶段,但增长速度惊人。特别加入WTO后,使本行业融入国际产业链,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然而就行业的内部结构而言,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通过对行业内部发展的回顾和分析,提出
发展的趋势和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与同仁们共同研讨。
一、回 顾
1991年至2004年粉末冶金零件产量的增长形势 |
![]() |
14年间增长了7.3倍
主要粉末冶金结构件生产厂家(34)前5年发展情况
![]() |
主要粉末冶金结构件生产厂家(34)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0 年 |
2001 年 |
2002 年 |
2003 年 |
2004 年 |
年均增长 |
工业产值 |
万元 |
110742 |
144911 |
178587 |
203062 |
207687 |
17.02% |
销售收入 |
万元 |
93883.3 |
132614 |
164988 |
189531 |
192189 |
19.20% |
利 润 |
万元 |
7670.8 |
8101 |
15522 |
19036 |
23117 |
31.76% |
制品重量 |
吨 |
29835 |
31207 |
39025 |
48597 |
62668 |
23.40% |
![]() |
其中:1亿以上: 5家 5000万以上:15家 2000万以上:50家,这些厂家的出现使我国粉末冶金制品总量增加10%左右
新企业的加入使我国粉末冶金销售总量每年增长达30%以上
二、机遇
目前形成的三个市场,国内汽车配套市场、出口市场、其他国内市场。全世界轿车年产4000万辆,汽车工业发展给行业带来机遇。
而我国轿车2004年达230万辆以上,占6%,粉末冶金零件用于汽车上与国外比相差甚远,在轿车上的距离更远。国外:70%,国内:24%。
![]() |
汽车工业的发展,给粉末冶金行业带来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 |
著名整机厂希望粉末冶金结构件本土化
国内轿车整机 (含二次配套厂) |
国产化比例 |
大众 |
90% |
飞亚特 |
50% |
现代 |
45% |
丰田 |
35% |
通用 |
30% |
本田 |
30% |
福特 |
10% |
著名汽车企业已大部分进入中国,而粉末冶金结构件本土化在50%左右。出口市场是本行业的第二大市场(含间接出口)。
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系统瞄准大陆市场,价格是国际市场的35%~50%,随着品质的提高,此市场会不断扩大,会带来我国粉末冶金零件产品大量出口,同时可能引发国际价格体系被打破。
其他市场将稳步增长
国内摩托车年需求量稳定1200万辆左右
家用电器稳定在4000万台左右
电动工具稳定在8000万套,
随着轿车主机厂的进入中国和国外技术的输入,今后五年轿车用粉末冶金重量单车平均达到3.5公斤以上。这个巨大的市场,国外原配套的主要粉末冶金企业也积极进入中国,并与我国现有厂家争夺市场。
三、趋势
趋势之一:(高端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由于我国汽车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各国列强纷纷在我国独资或合资建厂,实施对产品的梯度转移。如:美国: Metaldyne、GKN、霍克等;意大利:微齿(miniGears)、加拿大: Stackpole、QMP、日本:住友、日立、三菱等;台湾: 保来得、青志、三林机械、韩国: 天津韩独、天津昌星、韩国东胜。
由于国外企业对中国的粉末冶金状况,如产品的档次、生产能力、产品价格、质量等情况越来越了解,因此都在制定大陆的竞争对策和扩张计划。
趋势之二:(中、低端市场)质量求新高、价格创新低。用户在产品配套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质量新高:精度、密度要求、外观要求、配套服务要求。价格新低:行业内竞争力加强、主机厂不断压价、新企业对老企业的挑战、小企业对大企业的挑战。在该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