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工业现状及相关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06/4/3 22:31:06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稀土大国,无论产量、出口量或消费量均居世界*。目前,我国的稀土产品已从以中低档为主逐渐过度到以中*产品为主的阶段,但在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占领了国际绝大部分市场却仍在微利线上徘徊的状况还未改变。
一、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矿种独特,可持续供应数百年
轻稀土矿以内蒙古(包头)、四川、山东的氟碳铈矿为主,按稀土氧化物计,其工业储量约为4000多万吨,远景储量接近1亿吨;重稀土矿则以江西、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地区的稀土离子型矿为主,其工业储量约160万吨,远景储量约640万吨。目前,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己达到世界*水平,2004年我国包头混合型轻稀土的分离能力约8万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每年分离能力约4万吨,以四川氟碳铈矿为原料的年分离能力约3万吨,共计15万吨。世界对稀土的年需求量仅为9万吨左右,且主要靠我国供应。
我国有大小稀土冶炼分离工厂上百家,曾经的冶炼分离能力增长过快、重复建设的现象已有所减缓,大中型厂已逐渐成为骨干企业,部分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现实情况看,今后稀土开采冶炼能力的多少,主要由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对氧化钕的需求量来决定,氧化钕的需求量又决定包头混合型轻稀土矿的开采冶炼规模。此外,永磁材料对氧化镝、氧化铽的需求量又决定南方离子型矿的开采冶炼规模。目前,氧化钕、氧化镝和氧化铽三个材料已成为我国稀土发展的拉动金属。
预计到2010年时,世界年产钕铁硼永磁将达到8万至10万吨。我国每年需处理稀土精矿40万至50万吨,才能生产出将近3万吨氧化钕,以满足钕铁硼永磁工业的需要。因此,提高短线产品氧化钕、氧化镨、氧化铕、氧化镝、氧化铽等的价格,以弥补镧、铈、钇等产品积压造成的损失,已成当务之急。尤为有利的是,3万吨氧化钕只有我国才能够满足世界的需要,别国无能为力。
二、稀土永磁材料应用不平衡问题将凸显
前几年国内稀土企业由于恶性竞争,造成的冶炼分离能力发展过快,中小企业多而分散,污染超标的现象,目前己逐渐得到改善。几种用于永磁和发光的稀土氧化物如氧化钕、氧化镨、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铕已达到产销基本平衡,而大量的铈、镧、钇等产品将会继续积压。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不断发展,应用不平衡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为尽量减小应用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建议今后应抓紧作好以下工作:
今后几年我国稀土精矿的冶炼能力会逐年增加,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造成小而分散、产量过剩、效益低的现象重演。矿产单位应根据市场需要合理采选,调控产量,尽量做到控制源头。只有建稀土冶炼分离工厂,年处理氧化稀土能力的规模在万吨级以上,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对一些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工厂,可劝其关、停、并、转。
我国的稀土冶金分离技术已经成熟,今后在此领域不再引进外资建立稀土厂,防止效益外流。
改进选矿技术,提高选矿回收率,为增加精矿产量作好技术儲备。
解决好三废处理,使污染物排放达标。
建立部门权威性协调机构,对稀土产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甚至是组织营销,尽量防止盲目竞争,赔本经营的不良现象。对氧化钕、镨钕混合物、氧化鏑、氧化铽、氧化铕五种相关产品提价出售,氧化钕每公斤售价目前应在100至120元左右,才能补偿铈镧积压造成的损失。
三、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有待创新
我国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目前仍存在跟踪仿制多、独立创新少、稀土新材料领域基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建议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采取以下方针:
材料跟进方针。对于国外出现的各种稀土新型功能材料和成熟的应用技术,要快速跟进、引进,尽量缩短研发周期,尽早实现产业化,作到为我所用。
培养人材,加强稀土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选定重奌攻关目标,充分利用己经建立的有关国家重奌试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组织专家队伍,加大投入,力争在稀土磁性材料、LED荧光材料、新合金材料等领域作到有所突破和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功能材料。
加强研究滞销稀土产品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钇、氧化镱的新用途,尽可能解决应用不平衡的难题。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和永磁器件,使我国成为稀土永磁材料和器件的供应强国。
各种稀土材料应沿着深加工的方向发展,直接生产器件以提高产品档次,增加经济效益。
四、稀土出口微利以及被动局面不容忽视
我国稀土产品有2/3出口国外,占世界市场90%以上的销售份额。但我国经营稀土产品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不仅使宝贵的稀土短线产品,如钕、铽、镝、铕等低价外销,铈,镧、钇等积压下来,而且造成企业亏损。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了,出口量增加了,但出口金额反而下降。以致于国际市场的稀土价格不由我们控制,而是受致于国外。要想变被动为主动,有关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尽早组建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协助政府协调出口产品数量、价格,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期逐步减少稀土中低档原料的出口,实现以深加工稀土产品和组件化产品的出口目标。
组建一个专门的稀土进出口公司,允许收取0.5%以下的管理费用,负责管理国内稀土出口事宜。公司应对国内稀土厂一视同仁,防止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现象发生。公司也可在市场疲软的时候适当收进部分铽、镝、钕等稀土产品,调节市场价格。而对镧、铈、钬、镱、钇等长线产品的对外出口不作限制,特别是氧化铈抛光粉要鼓励出口,甚至作为免税商品出口,以减少国内的大量积压。
也可以由协会或公司制定稀土*低出口价格,出口企业均应遵照执行。此*低出口价每半年由协会征集主要企业的意见确定。
釆用以上方式管理稀土出口后,可以取消商务部现行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稀土产量的无序增长固然是造成稀土价格下滑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稀土毕竟只是一种功能材料,不是结构材料,其用量有限,大量的生产投入不一定得到回报,这是要认真并经调研后才能行动的项目。利用稀土出口配额制管理出口、调控市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多年来实行的配额制己经证明了这一点。解决的办法就是对稀土出口方式进行改进,团结起来,统一对外,建立新的对外经营模式。 (戴劲松 何丰伦 郭立)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