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二手网
粉末冶金二手网
  • 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 中国注射成形网
  • 首页
  • 政策与新闻
  • 企业
  • 二手设备转让
  • 二手制品转让
  • 废料转让
  • 厂房转让
  • 求购信息
  • 发布二手供应
  • 发布二手求购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与新闻>陕西省欲做西部最大新材料基地

陕西省欲做西部最大新材料基地

发布时间:2011/9/13 6:55:34

    7个百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5个新材料产业集群,3条新材料产业链,一批有实力的百亿级企业集团……这是陕西省“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蓝图上的美丽注脚。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副处长宋亚朝告诉记者,经过转型升级,到“十二五”末期,陕西省新材料产业产值有望突破2100亿元,一举成为西部*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实现这一目标,钛材料、钼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将成为陕西省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舵手”。
  半个世纪的积淀
  经过50多年的发展,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现已建成西高新电子信息材料、宝鸡国家新材料、西安阎良航空材料、安康新材料、商洛现代材料等产业基地,以及西安、咸阳、渭南、商洛等光伏产业聚集区。201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以上,拥有新材料有效专利2400多件。
  纵观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历程,陕西省至今仍然保持着多项*:*台用于运载火箭发动机的铌合金辐射冷却喷管、*台钽制换热器、首张大飞机用TC4板材、*件CT机准直仪用钨器件、世界上*台电炉用耐高温过滤设备等都出自陕西。
  在国际舞台上,陕西省同样独占鳌头:钛材料加工能力位居世界*;钼采选冶能力达到亚洲*、世界第三;高性能螺旋焊管、柔性连续管和HFW焊管技术水平世界*。
  宋亚朝告诉记者,“军转民”步伐不断加快是近年来陕西省新材料发展的一大特色。作为我国的军工大省,陕西省拥有涵盖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和核工业等六大行业的国防研发生产体系。在参与国家大型飞机、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专项过程中,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完成了相当一批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任务。
  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一批龙头和骨干企业不断涌现,成为*全省新材料发展的领头雁。例如,宝钛集团是国际上少数几个从事钛材料研究加工的大型企业,其产量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20%和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金堆城钼业公司拥有国内惟一的钼材料研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钼及钼合金材料生产能力世界第三、亚洲*。
  “十二五”深耕五大领域
  在陕西省“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中,转型升级成为关键词。
  未来五年,陕西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围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带动作用强的关键产品,布局一批项目、整合一批企业、集中一批专家,着力突破新材料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瓶颈,带动整个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陕西省新材料产值有望突破2100亿元,成为西部*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宋亚朝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已经圈定了钛材料、钼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五个重点发展方向。
  在钛材料领域,加快钛及钛合金等先进轻合金材料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重点突破大规格板材、管材及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和深加工技术,面向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开发终端产品,力争在3~5年内形成上中下游基本配套的产业链条,建成国内*、世界*的钛及钛合金科研生产基地。
  在复合材料领域,重点突破T400及以上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及后续加工技术,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刹车材料及热场材料工程化技术,同时积极发展树脂基、金属基等其他先进复合材料。
  在新型电子材料上,突破新型电子材料工程化技术,做大做强电子级晶硅材料、平板显示材料、薄膜材料、液晶材料、磁性材料、电子浆料、特种光纤等新型材料。
  在新能源材料方面,推动晶硅材料生产及综合利用新技术研发,高水平构建包括多晶硅、单晶硅、硅材料太阳电池组件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在钼材料领域,不断提高钼加工深度,重点开发高性能的钼及钼合金产品、环保节能型钼化工产品,建设*钼材料生产基地。
  到2015年,陕西省将形成西安经开区等7个百亿元新材料产业基地,电子、石化等5个新材料产业集群,有色金属等3条新材料产业链,以及12家百亿级新材料企业集团。
  两院院士“支招”
  陕西省也许是我国拥有新材料高端智力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记者了解到,在全省51位两院院士中,半数以上院士的研究领域涉及新材料问题,其中有十多位直接从事新材料研究。
  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围绕新材料发展这一主题,陕西省工信厅分别邀请周廉、张立同、姚穆、徐德龙和李鹤林五位院士共同把脉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之路。
  作为21世纪材料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对此,周廉院士指出,陕西省在新材料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全国*地位,80%的超导、钛合金生产加工能力都集中于此,这使得陕西在发展生物材料上具备了资源、研究和生产体制的优势。
  作为一种战略型新材料,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于陕西省先进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思路,张立同院士说,陕西省内的众多高校拥有扎实的自主研发能力,众多*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正奋斗在科研一线,并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技术转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产业孵化基地,加快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
  徐德龙院士带领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新型生态水泥制造技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污染大户”变身成为生态水泥。而陕西省与新型生态水泥也有着不解之缘。
  2010年9月,地处陕西省韩城市的陕西阳山庄水泥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这家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正是徐院士研发的高固气比预热分解新技术。经过生产调试,新生产线的产量、能耗、产品质量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水平,实现了水泥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
  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主战场在西部,更在陕西,这一战略地位也为陕西石油钢管的研发带来*的机遇。
  李鹤林院士指出,要做大做强陕西的钢管产业,首先要进一步向上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整体生产水平,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陕西成为全国石油专用钢管开发和生产基地。
  现如今,方兴未艾的新型纤维材料正在*我国纺织工业的转型发展。在姚穆院士看来,今后纺织纤维材料的发展将有所侧重,其中,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应重点开发高性能纤维,而新功能纤维是服装用和家用纺织品领域的开发重点。
  他认为,经过近20年的积累,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已经具备良好的人才基础和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生物材料和矿物材料的研究基地,这给陕西省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过去几十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科研、军工和产业优势,陕西省新材料产业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谋划未来,陕西省将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以企业为主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着力培养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新跨越。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最新政策与新闻

  • 2024年绿色金属发展路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王吉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当代蓬勃的蓝海
  • 再生金属产业向西部转移正悄然成型
  • 再生金属分会:再生铜铝原料标准力争在2020年实施
  • 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支撑
  • 国内首家再生金属设计研究院成立 废铝循环利用前景可期
  • 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最新!废钢价格下半年或有大幅上涨机会
  • 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局面
  • 我国将进入废金属回收高峰期

最新供应

  • 海力6吨粉末压机

  • 德国DORST原产50吨压力机

  • 10立方氨分解带纯化装置

  • 转卖储气罐(简单压力容器)+氨分解制氢装置+气体纯化装置

CopyRight ©2018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 85235193传真:0571-85235193

联盟网站: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 中国粉末冶金人才网 粉末冶金书库中国注射成形网 粉末冶金企业名录 粉末冶金会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6819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