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基本金属分析展望
发布时间:2006/1/6 21:22:11
铝:近几个月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价持续上涨,从9月份的每吨1775美元上涨到11月份的2056美元,而且估计年底之前仍趋上涨,但是之后这个高水平难以支持下去。据分析铝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第四季度实物市场需求活跃以及LME库存下降至50万吨以下,主要是欧洲市场库存降幅大。但是估计未来LME库存不会继续下降,实际上商品交易价铝库存从7月份以来明显上升,而且如果美元汇率进一步坚挺,那么铝市场将面临下跌压力。但是中国正在努力控制原铝的出口,实际上中国从去年12月份以来净出口已趋于减少。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7月份平均每月净出口75800吨,而8月份净出口则剧降至11600吨。如果这种态势继续下去必将引起市场供应紧缺以及价格的上涨。
铜:LME铜市场持续上涨,从9月份的每吨3675美元上涨到10月份的4000美元以及11月份进一步上涨到4320美元。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性购买活跃以及库存锐降,其中LME库存从84900吨锐降至6300吨。而且一些生产者发生纠纷引起产量下降也刺激价格的上涨。其中阿萨科公司因持续发生纠纷而*近不得不关闭其海登炼铜厂。与此同时,鹰桥公司的基得克里克炼铜厂前不久也宣布罢工以及赞比亚由于全国能源供应严重短缺而导致铜生产的损失。为此预计未来国际铜市仍趋坚挺,但是从中期预测随着市场供应的趋于回升将给铜价施加压力。
镍:近几个月以来LME镍价不断下跌,到11月份跌至仅每吨11905美元。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国际镍公司新建的沃伊斯浮一系列镍工程将在今后两年竣工投产。而且LME镍库存增加到16000吨。而且西方不锈钢市场生产能力明显过剩,从而引起第四季度大规模削减产量,严重抑制了镍的消费。而且国际不锈钢论坛*近向下修改了2005年全球不锈钢生产的预测。将仅比2004年略增1.8%至2500万吨,但是只有亚洲增幅仍达8.4%。而且目前的供需基因不会刺激明年镍价上涨,尽管预计2006年市场前景不会变坏,而且需求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但是价格难以回升到2005年中的高点。
锌: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在10月份上涨至每吨1524美元的近8年来*高点之后,进入11月份进一步上涨到1618美元。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应紧缺,库存下降以及需求增加。其中西方主要生产者接二连三发生罢工事件使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尤其是加拿大特克科明科公司所属特莱尔炼锌厂罢工延长到10月6日使精炼锌产量损失7万吨之后,加拿大另一公司鹰桥公司的基得克里克炼锌厂以及比利时的尤米科雷公司所属巴伦炼锌厂相继发生罢工。与此同时,LME锌库存明显下降至50万吨以下,其中LME注册的新奥尔良仓库锌库存占近一半达24.8万吨。而且其它仓库库存降势也在加速。而在另一方面,目前全球范围锌需求活跃,特别是中国大量投资镀锌钢材已使锌的净出口国而变为净进口国。而且由于全球缺乏新的锌矿投资开发,因此预计未来至少两年内锌精矿市场供应仍趋紧缺。
锡:虽然印尼大量不规则小锡矿及炼锡厂生产前景仍不明朗,但是产量仍明显增加,从而导致LME库存剧增至8700吨。而且随着新生产能力的建成投产,因此引起锡价持续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布鲁斯通公司宣布关闭其塔斯马尼亚的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的莱尼森贝尔锡矿。但是该公司新建的年生产能力达3500吨,科林伍得锡矿预计将于近期建成投产。而在印尼由于从今年10月份以来能源价格剧涨86.5%,从而使大量小规模锡生产者受到严重打击,甚至许多新建粗炼锡厂家不得不关闭。为此尽管9月份锡价曾回升到每吨7000美元,但是之后仍持续下跌,到11月份跌至仅6075美元。而且估计近期内仍在较低水平波动。
铅:2005年世界铅生产量增势明显,而且需求亦适度上升,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不一。根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铅产量达3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2%。而此间需求量达375万吨,增长3.9%,其中西方市场需求仅略升0.7%,而中国增幅则高达15.3%。LME铅价格自从今年初上涨到每吨1000美元之后逐渐转趋下跌。到第3季度由于LME库存剧增117%达64425吨,从而促使价格跌至820~900美元。但是随着*近以来库存的急剧下降,进入第四季度铅价再次反弹至每吨逾1000美元。但是据分析,由于全球铜供应增势明显强于需求的增势,因此预计未来铅价仍趋疲弱。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