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发展方向明确
发布时间:2005/12/26 22:28:58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家发改委配套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该目录对鼓励、限制及淘汰的行业及其项目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各行业的发展方向,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约请专业人士分析其对主要行业及相关公司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
此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将农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确定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林行业属于鼓励投资方向的类别有55项,占全部鼓励类的10.2%,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多。如此大力度地鼓励对农林产业的投资,突出体现了国家在政策上向农业倾斜,“工业反哺农业”的决心。
在粮食供应依然呈现紧张状态的情况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农业技术的开发,关系到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2003年以来,我国动植物疫情时有发生,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等疫情困扰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对人们的生活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发展动植物疾病防治技术,被列为重点鼓励投资类别的前列;发展畜牧养殖和动物良种选育,也被列为了鼓励类投资方向。
居民膳食结构近年来发生重大变化,水产品、乳制品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受动物自然生长规律的限制,造成了这些产品的供不应求。因此,大力发展养殖业和良种选育,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
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并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新能源的开发无疑成为了全社会投资的焦点。农业是提供*基础物质生产的部门,是能源转换、开发的基础。可能出于避免出现“与人争粮”的现象,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使用玉米生产车用乙醇燃料项目并没有列入重点鼓励类,而是重点圈定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沼气工程等)。
列入限制和淘汰类的投资类别并不多,主要是限制天然草场超载放牧和低水平项目建设。出于生态保护方面的考虑,我国一直限制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鼓励圈养和割草饲养。(世纪证券 秦雪青)
钢铁业扶优汰劣
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出台了落实钢铁产业政策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提出了今后每年必须淘汰的落后产能具体目录,使淘汰8000万吨落后产能的工作落到实处,扶优汰劣政策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
我国钢铁行业由前些年的产能不足转变为总体产能开始过剩,尤其是部分品种供大于求的状况较为严重。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状况直接导致了钢材市场价格今年4月以来的大幅下滑。同时,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钢厂销售利润率已从一季度的8.70%降到三季度的5.38%。尽管冶金行业前三季度利润水平仍然超过去年,但盈亏相抵后利润逐月递减,从3月份的151亿元回落到9月份的82亿元。同时,重点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均呈增加趋势,今年前三季度,钢铁亏损企业已由上年的7家增加到12家,亏损额同比增长129.09%。如果目前的趋势得不到扭转,有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
针对目前钢铁业产能总体过剩的状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避免钢材市场大幅波动已是当务之急。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钢铁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功能得以强化,业内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将有所加快。在淘汰和限制一批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中小钢铁企业以后,目前具有规模、技术和地域优势的企业,如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新轧和首钢股份等,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江南证券杨晓明)
石化产业结构调整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上、大、低、节”四个字,即主要鼓励上游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内大型生产装置和大型企业、低污染环保产品和节能降耗设备;限制和淘汰不具备规模效益的小企业及高毒、高污染产品,特别对能耗较大的企业作出了严格限制和淘汰的计划。
上:原料紧缺不能不鼓励。国内石油产量难以增长以及远期下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患。据预测,我国石油需求缺口2010年将达到1.6亿吨,2020年达2.7亿-4.3亿吨。因此,产业政策向石油化工行业上游大力倾斜在所难免。因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含有大量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公司将会因强大的政策扶植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两大集团全面走出国门采油将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
大:向国际水平看齐。石油化工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世界前三大石油公司市场融资额合计高达5270亿美元。大企业形成寡头垄断经营是这一行业的*大特点,这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都是适用的。因此,我国提出向国外大企业看齐的产业调整政策是十分正确的,特别是在石油加工领域,将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定为鼓励*低线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对于ST大元等只有100万吨规模的上市公司来说,除了被淘汰就只能等待重组扩大生产规模了。
低:民心所向不能辜负。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环保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低污染、低毒的环保产品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对象。因此,扬农化工等生产低毒、高效农药的企业将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而沙隆达、华阳科技等高毒农药比重较大的公司将不得不转产低毒品种。
节:摆脱经济瓶颈的关键。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法必须是开源和节流并举。在节流方面限制和淘汰高消耗型行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取向,但在石油化工领域以往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其中一直没有得到弥补的不足就是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种种迹象表明这一问题的解决进程在2006年将加速,因此上海石化等因政策导致公司业绩下降的企业,明年业绩有望迅速恢复应有的高增长状况。(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李国洪)
有色金属鼓励高精尖
有色金属行业中,铜、铝、铅、锌、镍大中型矿山建设,高精铜板、带、箔、管材生产及技术开发,高精铝板、带、箔及高速薄带铸轧生产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及深加工产品,稀有、稀土金属深加工及其应用,锡化合物生产,高性能磁性材料制造等一些产业或技术被列入鼓励类。
列入限制类的有钨、钼、锡、锑及稀土矿开采、冶炼项目以及氧化锑、铅锡焊料生产,单系列10万吨/年规模以下粗铜冶炼项目,电解铝项目(淘汰自焙槽生产能力置换项目及环保改造项目除外),单系列5万吨/年规模及以下铅冶炼项目,单系列10万吨/年规模以下锌冶炼项目及一些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的黄金采选冶项目。无证开采和土法冶炼等也被列入限制类。
从影响方面看,其对于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根据政策的不同其影响也不一样。对于被列入鼓励类的企业而言,我们认为该政策的影响总体为中性。一方面,如果此类公司有新的项目正在实施,则很显然企业将会在信贷和税收等方面得到一定支持;而另一方面,被列入鼓励类的产业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未来的竞争将会趋于激烈。
从具体公司看,象江西铜业和铜都铜业由于相关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因此根据该政策,它们可望在资金和税收方面得到一定支持。但由于这些项目很可能已根据其他相关规定从信贷和税收方面得到国家和地方支持,因此从该政策中进一步受益空间可能会比较有限。
对于产业被列入限制类的企业而言,意味着以后该产业新的进入者可能会比较有限,因此对这类企业是利好。不过,由于这类产业通常产能比较过剩,技术也比较普及,故其利好效应将比较有限。另外,由于这类产业通常与淘汰类产业构成替代,因此对相关企业的淘汰将有助于减轻该产业产能过剩的程度。(江南证券魏福正)
煤炭行业扶大关小
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导向还是贯彻了以往的政策思路。
一是对煤炭企业继续扶大关小,扶持大型高效煤炭企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发展120万吨以上的高产高效矿井,限制和淘汰小煤矿,这对于主要是国有大矿的煤炭上市公司发展比较有利。二是鼓励发展煤炭资源勘探。90年代末我国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炭勘探也陷入停滞。因此,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比较丰富,但如今可供建矿的精查煤炭储量不足。所以,国家鼓励发展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三是鼓励高效采煤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煤矿平均回采率仅30%左右,而小煤矿更是只有10%,对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因此,鼓励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以及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应用及装备制造;限制采用非机械化开采工艺、煤炭资源回收率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煤矿项目。四是鼓励煤炭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生态的保护。包括鼓励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低热值燃料(含煤矸石)及煤矿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淘汰高硫(3%)、高灰分(40%)矿井。五是加强煤炭安全。为了遏制煤矿事故发生,我国鼓励发展煤矿安全技术,这既包括直接的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等)防治,也包括通过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来从源头上减少瓦斯事故。预计未来国家还有可能进一步要求提高安全费标准,加大对煤炭安全的投入。六是鼓励煤炭液化(即煤制油)等新工艺。从目前来看发展煤炭液化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除了神华集团开工建设煤炭直接液化项目之外,兖矿集团也准备介入煤制油行业。
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
此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将农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确定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林行业属于鼓励投资方向的类别有55项,占全部鼓励类的10.2%,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多。如此大力度地鼓励对农林产业的投资,突出体现了国家在政策上向农业倾斜,“工业反哺农业”的决心。
在粮食供应依然呈现紧张状态的情况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农业技术的开发,关系到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2003年以来,我国动植物疫情时有发生,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等疫情困扰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对人们的生活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发展动植物疾病防治技术,被列为重点鼓励投资类别的前列;发展畜牧养殖和动物良种选育,也被列为了鼓励类投资方向。
居民膳食结构近年来发生重大变化,水产品、乳制品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受动物自然生长规律的限制,造成了这些产品的供不应求。因此,大力发展养殖业和良种选育,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
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并维持高位的情况下,新能源的开发无疑成为了全社会投资的焦点。农业是提供*基础物质生产的部门,是能源转换、开发的基础。可能出于避免出现“与人争粮”的现象,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使用玉米生产车用乙醇燃料项目并没有列入重点鼓励类,而是重点圈定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沼气工程等)。
列入限制和淘汰类的投资类别并不多,主要是限制天然草场超载放牧和低水平项目建设。出于生态保护方面的考虑,我国一直限制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鼓励圈养和割草饲养。(世纪证券 秦雪青)
钢铁业扶优汰劣
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出台了落实钢铁产业政策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提出了今后每年必须淘汰的落后产能具体目录,使淘汰8000万吨落后产能的工作落到实处,扶优汰劣政策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
我国钢铁行业由前些年的产能不足转变为总体产能开始过剩,尤其是部分品种供大于求的状况较为严重。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状况直接导致了钢材市场价格今年4月以来的大幅下滑。同时,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钢厂销售利润率已从一季度的8.70%降到三季度的5.38%。尽管冶金行业前三季度利润水平仍然超过去年,但盈亏相抵后利润逐月递减,从3月份的151亿元回落到9月份的82亿元。同时,重点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均呈增加趋势,今年前三季度,钢铁亏损企业已由上年的7家增加到12家,亏损额同比增长129.09%。如果目前的趋势得不到扭转,有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
针对目前钢铁业产能总体过剩的状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避免钢材市场大幅波动已是当务之急。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钢铁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功能得以强化,业内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将有所加快。在淘汰和限制一批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中小钢铁企业以后,目前具有规模、技术和地域优势的企业,如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新轧和首钢股份等,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江南证券杨晓明)
石化产业结构调整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上、大、低、节”四个字,即主要鼓励上游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内大型生产装置和大型企业、低污染环保产品和节能降耗设备;限制和淘汰不具备规模效益的小企业及高毒、高污染产品,特别对能耗较大的企业作出了严格限制和淘汰的计划。
上:原料紧缺不能不鼓励。国内石油产量难以增长以及远期下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患。据预测,我国石油需求缺口2010年将达到1.6亿吨,2020年达2.7亿-4.3亿吨。因此,产业政策向石油化工行业上游大力倾斜在所难免。因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含有大量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公司将会因强大的政策扶植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两大集团全面走出国门采油将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
大:向国际水平看齐。石油化工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世界前三大石油公司市场融资额合计高达5270亿美元。大企业形成寡头垄断经营是这一行业的*大特点,这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都是适用的。因此,我国提出向国外大企业看齐的产业调整政策是十分正确的,特别是在石油加工领域,将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定为鼓励*低线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对于ST大元等只有100万吨规模的上市公司来说,除了被淘汰就只能等待重组扩大生产规模了。
低:民心所向不能辜负。环境保护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环保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低污染、低毒的环保产品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对象。因此,扬农化工等生产低毒、高效农药的企业将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而沙隆达、华阳科技等高毒农药比重较大的公司将不得不转产低毒品种。
节:摆脱经济瓶颈的关键。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法必须是开源和节流并举。在节流方面限制和淘汰高消耗型行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取向,但在石油化工领域以往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其中一直没有得到弥补的不足就是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种种迹象表明这一问题的解决进程在2006年将加速,因此上海石化等因政策导致公司业绩下降的企业,明年业绩有望迅速恢复应有的高增长状况。(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李国洪)
有色金属鼓励高精尖
有色金属行业中,铜、铝、铅、锌、镍大中型矿山建设,高精铜板、带、箔、管材生产及技术开发,高精铝板、带、箔及高速薄带铸轧生产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及深加工产品,稀有、稀土金属深加工及其应用,锡化合物生产,高性能磁性材料制造等一些产业或技术被列入鼓励类。
列入限制类的有钨、钼、锡、锑及稀土矿开采、冶炼项目以及氧化锑、铅锡焊料生产,单系列10万吨/年规模以下粗铜冶炼项目,电解铝项目(淘汰自焙槽生产能力置换项目及环保改造项目除外),单系列5万吨/年规模及以下铅冶炼项目,单系列10万吨/年规模以下锌冶炼项目及一些规模较小,技术落后的黄金采选冶项目。无证开采和土法冶炼等也被列入限制类。
从影响方面看,其对于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根据政策的不同其影响也不一样。对于被列入鼓励类的企业而言,我们认为该政策的影响总体为中性。一方面,如果此类公司有新的项目正在实施,则很显然企业将会在信贷和税收等方面得到一定支持;而另一方面,被列入鼓励类的产业也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未来的竞争将会趋于激烈。
从具体公司看,象江西铜业和铜都铜业由于相关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因此根据该政策,它们可望在资金和税收方面得到一定支持。但由于这些项目很可能已根据其他相关规定从信贷和税收方面得到国家和地方支持,因此从该政策中进一步受益空间可能会比较有限。
对于产业被列入限制类的企业而言,意味着以后该产业新的进入者可能会比较有限,因此对这类企业是利好。不过,由于这类产业通常产能比较过剩,技术也比较普及,故其利好效应将比较有限。另外,由于这类产业通常与淘汰类产业构成替代,因此对相关企业的淘汰将有助于减轻该产业产能过剩的程度。(江南证券魏福正)
煤炭行业扶大关小
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导向还是贯彻了以往的政策思路。
一是对煤炭企业继续扶大关小,扶持大型高效煤炭企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发展120万吨以上的高产高效矿井,限制和淘汰小煤矿,这对于主要是国有大矿的煤炭上市公司发展比较有利。二是鼓励发展煤炭资源勘探。90年代末我国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炭勘探也陷入停滞。因此,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比较丰富,但如今可供建矿的精查煤炭储量不足。所以,国家鼓励发展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三是鼓励高效采煤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煤矿平均回采率仅30%左右,而小煤矿更是只有10%,对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因此,鼓励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以及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应用及装备制造;限制采用非机械化开采工艺、煤炭资源回收率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煤矿项目。四是鼓励煤炭的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生态的保护。包括鼓励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低热值燃料(含煤矸石)及煤矿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淘汰高硫(3%)、高灰分(40%)矿井。五是加强煤炭安全。为了遏制煤矿事故发生,我国鼓励发展煤矿安全技术,这既包括直接的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等)防治,也包括通过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来从源头上减少瓦斯事故。预计未来国家还有可能进一步要求提高安全费标准,加大对煤炭安全的投入。六是鼓励煤炭液化(即煤制油)等新工艺。从目前来看发展煤炭液化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除了神华集团开工建设煤炭直接液化项目之外,兖矿集团也准备介入煤制油行业。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发布,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